屠光绍:上海金融中心建设3.0版,有赖于扩大开放三大动力

中国金融网10月24日电-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组委会成员组织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今天在上海举行。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金融四十论坛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屠光绍在会上表示,适应新格局,建设上海金融中心3.0版需要依托“三大驱动力”,注重“四个转变”。

具体来说,“三大驱动力”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整个金融体系发展的驱动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紧密依托和适应金融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机遇,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二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我认为一定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更多更强的活力。众所周知,金融开放现在已经从要素市场机构的开放走向了更深层次的开放,也就是机构的开放,比如负面清单,我们需要提高开放的效率。因此,这也将为上海的国际金融建设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第三,要依靠金融技术作为发展的动力。为什么?因为金融技术会改变金融机构的形式,金融业务的格式,金融业的生态。因此,也有利于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整体能力和效率。

“四个转变”,一是注重质量和效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规模非常大,其量化指标、数量和规模,包括许多机构的业务规模,不仅领先,而且处于世界前列。但目前这么庞大的资金量,多关注一下可以更好的向质量和效率转变,多关注质量和效率。在新的3.0版本中。

第二,更加注重软实力。当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硬实体是值得夸耀的,比如我们有多大,我们有多少机构等等。,但是下一个3.0版本应该更注重软实力。什么事?就是要多关注法律监管,我们的经营环境,我们的人才队伍等等。

第三,更加注重国际化的过程。当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支撑是国内经济实力和国内市场,但要实现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必须更多地考虑推进国际化进程,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制度和规则的对接。

第四,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关注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变化,因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当然必须追求效率,但另一方面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可持续发展。例如,今天的数字经济是对我们的重要支持。比如要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比如要重视ESG投资,也就是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