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一生只能定制一个”,DR钻戒即将上市,实际控制人和妻子三年半分红4.4亿

专注于“男人一生只能定制一颗钻石”的DR钻戒即将上市。

近日,迪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雅股份”)IPO申请已获受理,拟发行不超过8000万股。

DR品牌以其独特的销售模式,为年轻人开辟了市场,门店数量迅速扩大到300家。但是DIA股份在扩张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不增加利润的情况下增加收入,产品销量下降。

(图片来自公司官网)

增加收入并不增加利润

据悉,迪雅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珠宝品牌运营、定制销售及设计,并为情侣定制求婚钻戒等钻石镶嵌。它拥有自己的品牌,如DR、Story Mark、Most Me等。

其中,DR品牌凭借其独特的“男人一生只能定制一个”的销售模式,为年轻人开辟了一个市场。

报告期内,2017-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DIA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5亿元、16.65亿元和8.36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4.27%和10.96%。

可以看出,公司2019年的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

对此,公司解释称,2018年,随着线下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速;2019年,公司积极控制门店开业规模,重点优化现有门店运营,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

从门店数量来看,每个报告期末,公司经营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30家、250家、302家和298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络。

但除了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外,迪a股净利润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速,甚至有所下降。

2017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DIA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2.73亿元、2.64亿元和1.51亿元,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83%和-3.18%。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发现,上述“增收不增收”的现象在迪a股出现,主要是因为公司销售和宣传费用持续上涨。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31497.42万元、49980.86万元、67433.17万元和30007.4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28.19%、33.32%、40.51%和35.91%,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

毛利率70%

从子产品来看,迪阿的产品包括求婚钻戒、婚戒等饰品。其中,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求婚用钻戒,2017-2019年钻戒收入占比83%以上。

报告期内,迪雅销售的钻戒单价分别为10100元/枚、10600元/枚、11500元/枚、12900元/枚。

令人惊讶的是,一枚单价在一万元以上的钻戒,毛利率竟然超过70%。

招股书显示,上述期间,公司拟收购钻戒的毛利率分别为69.92%、70.14%、71.4%和71.68%,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此外,公司联姻的毛利率并不逊色,分别为67.96%、70.37%、69.02%和66.24%。

这也使得迪a股的毛利率始终领先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9.71%、69.82%、70.21%和69.71%,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4.66%、44.75%、46.88%和52.44%,始终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对此,公司解释说,在这个行业中,自营模式的镶嵌首饰毛利率通常比特许经营模式高30个百分点左右,销售模式对毛利率的影响更大。但公司对DR品牌采用自营销售模式,所以毛利率比较高。

数据显示,迪阿股份对DR品牌采取完全自营模式,所有门店均由公司管理运营,DR品牌所有线下门店均为自营门店,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线上线下产品统一定价。

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的网店主要包括公司官网、天猫旗舰店、JD.COM旗舰店;线下门店包括271家直营店和27家加盟店,覆盖除西藏自治区、中国香港和法国巴黎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股息4.4亿

本次IPO中,迪雅公司拟募集12.84亿元人民币,用于渠道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建设、DIA珠宝创意设计中心建设及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补充营运资金。

其中,公司预计投资渠道网络建设项目7.39亿元,补充营运资金3.8亿元,分别占募集资金总投资的57.59%和29.6%,是公司募集的最大两个项目。

关于渠道网络建设项目,该公司表示,未来将在几个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等城市开设旗舰店和标准店。

但这两年公司的开业速度明显放缓。每个报告期末,公司经营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30家、250家、302家和298家,2020年6月底的门店数量甚至少于2019年底。

此外,即使店铺数量增加,戒指的销量也没有相应增加,甚至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结婚钻戒9.4万枚,分别为12.05万枚、11.91万枚、5.04万枚,销售结婚戒指3.87万枚、4.79万枚、6.1万枚、3.93万枚。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发现,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每年支付现金分红,分别为8000万元、1.5亿元、9000万元和1.2亿元。三年半累计分红高达人民币4.4亿元,超过了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的募集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张和陆共同间接持有公司98.075%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意味着4.4亿元的现金分红几乎全部落入实际控制人和夫妻的口袋。

记者吴明洲

编辑王赢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