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设施、新经济和新动能

40年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带动了功能效益,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率先保证了居民就业,稳定了经济增长。也要充分发挥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和新成就。

今年以来,“新基础设施”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热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紧部署和实施。2020年2月3日至3月4日,中央5次部署“新基础设施”相关任务,随后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其中“两新”是新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优先”是指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建设。这个概念最早是政府在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定义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新基础设施”。

目前,新冠肺炎的肺炎情况有所改善,经济建设成为今年的重点。应该在哪里大力发展“新基础设施”?

新工业革命的大门已经打开

什么是“新基础设施”?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确定了范围。新基础设施是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求,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集成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它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疫情期间,新基础设施初见成效,以数字化、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企业的恢复生产,还是居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比如政府利用网上政府服务平台开放疫情防控话题,提供健康码、网上诊所、口罩预约、复工等。报告、准入登记等服务;借助远程办公软件,企业实现了员工家庭办公、云视频会议等在线工作场景;学校通过直播教学保证学生在疫情期间正常学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鹤林告诉《经济》杂志和经济网记者,这些以新基础设施为“土壤”的科技应用,有效地帮助中国赢得了疫情防控的战斗。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