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的白酒导致了价格上涨和接龙

白酒企业在淡季发放“提价卡”。在资本市场,白酒行业一直在上涨,这增加了终端市场价格上涨的信心。7月22日,白酒行业几乎全面反弹,整体涨幅为1.43%,16支白酒股开始流行。其中,“毛舞阳路”四大龙头葡萄酒企业增长2%以上,山西汾酒增长5.85%。自7月份以来,以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企业为首的白酒行业,品牌产品价格一个接一个上涨,涨幅基本在几十元左右。目前,名酒品牌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产品渠道雄厚,溢价能力较高。白酒企业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有淡季价格高、高端形象、白酒行业逐步复苏等多种因素。对此,白酒营销专家蔡预测,价格上涨将主要集中在高端和次高端产品上,并将持续到下半年,其中高端白酒将在旺季继续上涨,而区域性白酒企业的价格上涨有望在进入旺季前结束。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热度推动了线下消费,尤其是名酒的储存和投资,也给了终端提高价格的信心。

淡季价格上涨

淡季总是有一波涨价潮,今年也不例外。7月份以来,泸州老窖率先提价。《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该公司2日宣布停止在西南地区销售商品后,52度国货1573经典服装的建议零售价立即调整为1399元。16日,泸州老窖再次将中国北方500米52度国家级窖池的经典配置从1573元调整为1399元。时隔5天,泸州老窖公司再次宣布国窖1573将停止在全国市场销售商品,预计价格将统一。

鉴于泸州老窖已经停止销售商品,并陆续调价,北京商报记者从接近该品牌的人士处了解到,泸州老窖目前的业绩预期已经完成,反复调价也是为了控制数量,稳定价格,保证经销商的良性库存,为下半年的旺季节约能源。

随着白酒消费的逐渐恢复,价格上涨也从顶级名酒蔓延到区域白酒公司。据公开信息,目前的情况是由于7月1日起中国边境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其中中国边境和中国边境的零售价格和团购价格分别上涨15元/瓶和10元/瓶。自7月1日起,钓鱼台还将每瓶汉藏葡萄酒的价格分别提高到50元、30元和30元。金沙抽象酒的出厂价和终端零售价将从2020年8月1日起上调10%。

在蔡看来,现在是白酒传统销售的淡季,出货量是可控的。此时,涨价是安全的。与此同时,价格上涨已经从原来的名酒涨价扩展到整个地区。随着流行差异化趋势的加快,价格上涨已成为名酒提升品牌的策略。对于区域品牌来说,涨价只是一种营销策略,并不会导致实际的涨价。

入住价格区间

事实上,“提价”已经成为白酒企业树立高端形象的一种手段。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指出,细看白酒价格上涨,一方面,龙头企业提价后,不仅会占据高端价格区间,还会给区域性白酒企业留下价格空间。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白酒消费场景缺失,白酒企业的业绩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提价不仅能安抚经销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葡萄酒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数据显示,2020年7月初,中国白酒批发价格发布,固定基数总指数为104.99,同比增长4.99%。其中,名酒价格指数为106.01,上涨6.01%;当地葡萄酒价格指数为103.06,上涨3.06%。全国白酒价格指数为100.12,上涨0.12%,其中名酒价格指数为100.17,上涨0.17%;当地葡萄酒价格指数为100.08,上涨0.08%。

随着中国白酒的进一步分化,名酒的头效应明显,高端市场竞争激烈。蔡今天在接受《京华商报》采访时表示,目前高端市场继续扩大,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企业抢走了茅台的高端价格空缺,进一步加剧了高端市场的竞争。与此同时,中国白酒寡头政治已经形成,行业资源聚集到龙头白酒企业,高端市场几乎被毛舞阳路垄断。名酒涨价完成高端占领的同时,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改善,非名酒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强化大分化

在疫情形势下,催化白酒行业的分化加快,龙头白酒企业的压榨情况越来越明显。据公开信息,2019年中国白酒年销售总额约为6000亿元,其中天妃茅台销售收入为758.02亿元,以乌普为代表的五粮液高端白酒销售收入为396.71亿元,国窖1573销售收入为85.96亿元。

从高端白酒收入看,2019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总收入为2463.69亿元,其中茅台收入854.30亿元,五粮液收入501.18亿元,洋河份额231.26亿元,泸州老窖收入158.17亿元。由此可见,仅茅台就占了白酒行业的近一半,四大白酒企业“毛五羊路”就占了白酒行业总收入的71%,而剩下的29%则有15家白酒企业要竞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区葡萄酒公司没有机会。蔡表示,虽然很难与龙头葡萄酒企业的传统主销售渠道竞争,但中小型区域性葡萄酒企业需要加快向新零售渠道过渡,并开辟新的销售体系,如跨境和电子商务渠道。同时,区域性葡萄酒企业可以发展葡萄酒厂的概念,注重消费者体验,通过差异化错开葡萄酒企业的激烈竞争区域。此外,对于区域性葡萄酒公司来说,电子商务渠道也将成为销售的突破口。

但朱认为,区域性葡萄酒企业的机遇在于轻瓶葡萄酒和小瓶装葡萄酒。朱今天在接受《京华商报》采访时表示,随着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突出,龙头白酒企业将向各个方向挤压区域白酒企业。一方面,区域性葡萄酒企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基础市场和核心渠道。另一方面,轻瓶葡萄酒和小瓶葡萄酒也将是区域葡萄酒企业突破的机会。

《今日北京》记者刘一博·蔚茹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