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全面升温,负面影响不可不防

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渠道。自2016年证监会松绑并购重组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曾掀起一股热潮,今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则再现全面升温的态势。

今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全面升温,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并购重组中的大额交易多。据统计,今年交易规模在50亿元以上并购重组7单,出现明显增长,其中3单项目超过100亿元,像中国船舶373.68亿元的并购案、一汽轿车270亿元的并购案等,家家都是“大手笔”。

二是发布并购重组的案例多。截至6月1日,今年以来有64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769份并购重组计划。这么多的上市公司启动并购重组,在近几年来,其实是不多见的。案例的增多,是并购重组全面升温最真实的写照。

三是出清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多。今年前5个月,已经有11家上市公司通过出清式重组“退市”,目前仍有10家公司重大资产置换进行中。而去年全年,也只有8家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出清资产方式“退市”。

四是审核进度明显加快,审核效率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平均审核用时不到40天,而在2018年和2019年,并购重组平均审核用时分别为61天和53天。审核用时的减少,有利于推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也有利于提升重组效率。

而且,随着证监会对于创业板重组上市的松绑,必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产生重大且非常积极的影响。根据此前的规定,创业板公司是禁止重组上市的,而且,创业板公司退市后没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这也意味着,那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今后是存在因连续亏损而退市的,且今后也没有重新上市的机会。

创业板重组上市政策的转变,毫无疑问为更多创业板上市公司重组上市提供了可能,某些可能存在退市风险的创业板公司,也能规避退市的风险。因此,今后不仅是沪深主板、中小板,深市的创业板市场的并购重组也将会变得更加活跃。

但是,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全面升温的同时,某些负面效应同样不可被忽视。近期市场最火爆的个股无疑是爱司凯。5月20日,该股披露了借壳方案,由于爱司凯为创业板公司,为创业板借壳第一股,因而其股价也遭到市场的大肆炒作,从5月20日至6月2日,爱司凯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一”字涨停。但该股在披露借壳预案时,连标的资产的尽职调查还没有完成。如此重组,既不严谨,如果重组失败,无疑也会损害到投资者的利益。

并购重组中出现的忽悠式重组现象,同样值得关注。某些上市公司出于蹭热点的需要,或者出于利益输送的目的,而推出并购重组方案,但在其目的达到后,又会以各种理由宣布终止并购重组。类似现象在市场上并不少见。

此外,并购重组中频频出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违法行为,同样需要引起警觉。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都是资本市场的“毒瘤”,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个人以为,随着并购重组的升温,上述现象在市场上重演的概率增大。在监管部门松绑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同时,强化对于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否则,并购重组将无法产生多赢的结局。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