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文学的一次重装突围

【编者按】

周闻道

眉山籍作家、经济学家周闻道长篇报告文学《重装突围》,在2020年1月的北京春季书展一经面世,即引起强烈反响,一直稳居当当网热销前列,点评逾万条,好评率99%以上;2月,被《英才》杂志专文向全国英才推荐,被《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列入重点推荐书目;3月,被长安街读书会推荐为全国干部读物;4月,被中国建设新闻网“天眼查”推荐为“2020产业经济重大新闻事件(4月7日-13日,第144期)”,并跻身由新华网、《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跨媒体联合主办评选、京东图书音像特别支持的2020年第一季“中国影响力图书”。首印1万册,短短3个月已卖出4000余册,至今势头不减,呈现了中国改革文学在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沉寂、探索之后,再次重装突围、出发进击的新气象。

前不久,本报与青神县文联、《四川文学》杂志社一道,在周闻道的家乡眉山青神举办了《重装突围》分享交流会,来自全省各方的作家、评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经济专家,围绕作品的思想内涵、时代意义、艺术特点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分享。

本报今天选发部分交流分享发言,以飨读者。

唐小林

唐小林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革之于沉疴,未来之于现实,建设之于否定,悲悯之于苦难,亮光之于幽暗,深切的爱之于无奈的恨……巧妙结合、水乳交融,统摄于恢宏的叙述语势和改革的宏大叙事,使《重装突围》既见审美,又见审智,还见审理;既不乏细节的丰富性,又具有高度的概括力,无怪乎被人称为改革的“史诗”。而我毋宁说,在一个更加辽阔的视域里,《重装突围》通过“国家经验”的“文学重构”与“雕刻”,塑造起一处独特的体制机制改革与自我革命的“国家博物馆”,留住了正在我们身边消失的“公共记忆”。同时也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难得的市场经济启蒙的文学读本。因此,正如阿来先生所说,它不是靠传统的经验写作能够完成的,在这个叙事界域里没有现成经验。它靠的是在场的发现性写作。因此,它不仅书写了中国高端国企在改革中的重装突围,也是中国工业题材改革文学在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发轫,经历了长达40余年的沉寂、困顿、探索之后,又一次的重装突围。

卓慧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