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市场玩新花样 安徽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试水“直播带货”

人民网合肥6月9日电(杨赛君)“这款空调被不仅颜值高,而且非常轻薄透气,双人用,价格仅要29.9元,宝宝们,赶紧抢啊。”5平方米的封闭直播间内,环形美颜机位、专业直播镜头,“主播们”拿着货物娴熟地介绍直播间里的好东西……看到这个场景,你会以为步入了哪个专业的直播棚,其实这个直播室位于有着20多年历史的安徽大市场。

6月9日,享有“安徽家电第一市”“安徽唯一的书刊二级批发市场”“安徽最旺的塑铝制品市场”等美誉的安徽省影响最大并辐射周边省份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安徽大市场正式开始了直播带货的转型试水。老牌市场牵手互联网直播,在逆境中探索转型之路。

位于合肥市瑶海区的安徽大市场是安徽乃至华东地区远近闻名的市场,占地面积24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于1996年元月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已开发了六期工程。目前,该市场入驻商家3000多户,市场从业人数达2万多人,基本形成了以电子电器为龙头,书刊、塑料铝制品为重点,小百货、针纺织品为辅助,批发为主、批零兼营的大市场格局。

安徽大市场试水直播带货 关堂所 摄

近年来,随着网络等新媒体销售平台的兴起,安徽大市场这个以传统销售模式为主的市场人气锐减,加上市场道路老化,交通堵塞,线下实体批发、零售商受到直接冲击,商户经营日渐艰难。

数据显示,“三经普”安徽大市场有3300余户,“四经普”下降为2700余户。疫情暴发以来,根植线下的安徽大市场更是受到巨大冲击。

吴正海是安徽大市场红色理事会的会长,也是大市场里资深的经营户,“大市场的经营户大多数年龄偏大,普遍在45岁以上,传统市场主要走批发路线,很少有人会想到通过网络零售。”吴正海告诉记者,受到疫情影响,市场内客流量几乎腰斩,对于这个老牌市场来说,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老市场如何开出新花?如何嫁接平台,让互联网思维刷新经营户的新认知?瑶海区决定从直播带货上发力,帮助市场转型。

苏鸣是瑶海区方庙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他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方庙街道党工委为促进市场转型、突出党建引领市场治理,积极整合区域资源,创新打造党建引领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样板工程,在客流量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的经营环境下,帮助商户从传统的经营思想中解放出来,运用互联网,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助推市场发展转型发展。

2020年5月,“安徽大市场”抖音平台正式上线,为了将实体店的经营模式融入互联网,更大限度释放老字号的新活力,方庙街道顺势而为,结合“左邻右舍”党建服务站建设打造安徽大市场专属“直播间”,为市场商户抖音带货提供平台及多元优质服务,进一步化危为机,助商转型。

社区带货官在安徽大市场的直播间卖货 关堂所 摄

在直播间,卖货的主播不是网红,而是商户和社区工作人员。刘文君是汪塘社区的工作人员,十年来,她一直从事社区社保工作,和社区居民都非常熟悉,6月9日,她变身社区带货官,走进直播室,帮助市场商户卖起电风扇、空调被、冰袖等消暑降温产品。“为了这场直播,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我白天上班,晚上在家做功课,现在什么货有什么样的功能,我了如指掌。”

“安徽大市场商户众多,有许多省级代理商,能够直播的品类多达20大类,上千种品牌,有着丰富的货源和价格优势,对于未来新销售业态的打造,市场前景看好。”苏鸣介绍,下一步,还将有更多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市场商户走进直播间,协力打造“线上引流 实体批发 直播带货”的市场发展新模式,通过直播带货化解滞销难题,激发市场商户转变思维,畅通实体营销与网络营销渠道,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变现实困境为转型动力,助推安徽大市场从实体渠道向全渠道转型,实现线上线下商贸的全面繁荣。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