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获100亿项目资金 央企抱团降本增效

6月3日在国资委与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视频会议中,34家中央企业与湖北签约了72个高达3,277.25亿元的投资项目。其中东风公司与武汉市政府签订“东风汽车系列项目”合作协议,投资额100亿元,围绕行业趋势和结合东风实际,实施转型升级、核心能力提升及新业务培育,主要涉及技术创新、销售、智能网联、数字化建设、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兵装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一汽集团五家央企(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股人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也在本月2日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名称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0亿,主营业务包括机动车改装服务、集成电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等,营业期限为30年。

后疫情阶段,为刺激国内经济市场回暖以及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政府与央企接连出台多项措施助力企业回稳。作为本次地处疫情中心的东风汽车,近日来又是与政府达成数百亿合作项目,又与同行抱团取暖,采用降本增效的方式继续企业转型,不难看出东风汽车在此次转型新能源方面的决心。

新四化已是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发展的主流方向,东风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h事业部,北汽推出的AIRFOX,吉利推出的几何汽车等,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各大车企均在近两年不断向市场投放新能源车型。

但在企业转型的同时,受近两年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影响,部分汽车集团现处于净利减少、甚至亏损的状态,于是“抱团”发展正逐渐成为目前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长城与宝马的光束汽车、吉利与梅赛德斯-奔驰的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以及近期备受关注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等,都是旨在共同合作下分担成本,将支出、风险最小化,以达到转型成功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五家央企的抱团合作也不难理解。

实际上此事已早有端倪。早在2017年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家便在武汉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以及新商业模式探索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加强宏观政策及产业发展研究,创新合作新机制,共谋新时期全球研发布局新模式。

随后2019年3月上述三家与腾讯、阿里、苏宁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共同成立的“T3出行”,使这一战略框架正式落地发展。今年年初时长安曾发文表示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兵装集团、南京江宁经开科技签订协议,共同发起设立T3科技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为160亿元。以公告内容来看,此次成立的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或也正是为“T3出行”量身打造而来。

但尽管有政府与政策的双重支持,“T3出行”未来能否成功做大目前来看仍是未知数。早年间一汽集团曾与滴滴在成都共同成立网约车司机服务商“一汽惠迪”,如今杳无声息不说,在网上还有人举报“一汽惠迪”涉嫌欺诈消费者的新闻。

在电气化发展道路上,众多车企均将触手伸向网约车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可以消化库存汽车,又可以得到新能源政策补贴。但也正是因为众多好处,使得这一市场目前竞争已异常激烈,在此情况下,“T3出行”未来发展也将富有挑战。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