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在筑发布——福建河南江苏位列前三

来源:环球网

2020年5月27日,由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研究编著,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4》在筑网络发布,同期公布了中国31个省份“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得分与排名,位居前十的省份分别是:福建、河南、江苏、广东、河北、安徽、辽宁、天津、湖南和重庆。

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技术基础的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金融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课题组以代表性理论为指引,构建了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其中又包括了金融稳定、金融风控与金融可持续发展三个分指数。其中,金融稳定指数包含实体经济服务度、政府部门杠杆水平、住户部门偿债能力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金融风控指数包含银行潜在风险损失、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房产泡沫风险度以及金融制度完备度;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数包含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房地产投资效率、财政收入相对水平以及对外开放度。

课题组结合总指数与3个分指数的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把2019年中国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发展类型分为相对领先型、金融稳定指数领先型、金融风控指数领先型、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数领先型和低度均衡型5种类型(如表2所示)。划分结果显示,福建、广东等总指数得分较高,属于相对领先型;天津、湖南等金融稳定指数得分高,属于金融稳定指数领先型;重庆、河北等金融风控指数得分较高,属于金融风控指数领先型;北京、上海等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数得分较高,属于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数领先型;云南、宁夏和海南得分并不理想,但相对均衡,属于低度均衡型。

表1 2019年中国省域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评价结果

课题组负责人连玉明教授介绍,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来源分散、潜伏性强、扩散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针对我国当下的金融系统尤其是宏观金融环境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将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支撑。课题组通过借鉴和发展相关研究实践以及充分联系我国金融监管实际与自身发展特点,着重围绕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和“控”两个主要方面推出了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从评估结果来看,我国各省份金融风险防控水平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整体呈东强西弱的态势。后续应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提高金融稳定指数;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与体系,提高金融风控指数;加强金融改革开放和科技支撑,提高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数。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