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瞭望之李小加“大思维”:数据要素市场化,医疗健康先行试点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港交所的执印人,李小加在两会的提案备受各界瞩目。他递交了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提案。这与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相呼应。

李小加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极具优势的数据基础和规模化的产业基础。同时中国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先世界,这将帮助中国在AI、大数据及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

在新冠疫情阴云笼罩全球的当下,李小加建议在国家部门领导下,由国家卫健委组织,行业参与者共同制定监管规定,主要围绕五大核心问题:

1.数据确权:万物互联迸发海量数据,很难确定数据的拥有者。对数据属性管理太早、太严、太窄都会阻碍数据产业发展。

2.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由“法不允许不可干”到“法不禁止皆可干”。尽早界定监管框架和边界,例如哪些数据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不得共享或交换等。

3.如何助力数据共享产生更大价值:公共服务中产生的数据是否可以将不涉及安全和隐私的数据与社会共享?如今中国社会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下产生海量数据,这是数据融合的基础,但怎样调动各方积极性来共同建设数据生态值得讨论。

4.统一数据监管标准:从全国范围明确数据监管的标准和红线,以防各类规则不一,影响执行和效率。

5.建立数据交易生态:将资本与数据联结,在市场化的数据交易体系下,实现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在交易规则上重点关注价格发现、合法权益保护等。

李小加建议在实施的初期阶段重点聚焦医疗健康领域并开展试点。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疫情的紧迫性,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有助于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他认为“医疗信息的归属相对清晰,只要做好核心数据的保护工作和解决使用权的计价问题”,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融合就能落地应用,并且可以收取数据市场化交易后的增值税补贴医保开支。

目前,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排名前两位的企业阿里巴巴-SW(09988-HK)、腾讯控股(00700-HK)均在香港交易所(00388-HK)上市,排名第三的百度(BIDU-US)近日也有回归中国的市场传闻。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的报告,2019年四季度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3亿美元,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百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6.4%、18.0%及8.8%。

BAT——中国互联网行业传统的三巨头在疫情期间快速响应,运用自身在人工智能、云服务、物联网等领域的优势,助力社会各界共同抗疫。

例如,百度应用自身Apollo自动驾驶技术驱动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输抗疫物资,并用RNA分析算法LinearFold开源供给全球的研究人员研究COVID-19。LinearFold可以将病毒RNA二级结构的预测时间从55分钟缩减到27秒,大大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

腾讯QQ家校群为超过1.2亿用户提供了群课堂直播,线上互道课程和作业管理工具等,助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并以AI医疗影像技术协助新冠病毒诊断。腾讯健康为超过3亿微信用户获取实时疫情数据,健康码被超过300个县市的9亿用户使用,成为疫情期间最多人使用的健康及出行的电子凭证。

阿里云与阿里达摩院联合推进AI诊断,在全国16个省市的26家医院运用,以算法辅助临床诊断,有效诊断出3万例疑似肺炎病例。

作者:金博

编辑:彭尚京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