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CEO工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制造业企业都将受益

数字化是实现企业内部互联的最佳途径,也是实现工业互联网的第一步。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打通涵盖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实施和服务在内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流,实现设备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业务运营的优化,从而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加快新产品的上市速度,通过更灵活的生产手段实现更快速的市场响应,以更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赢得客户信任,以更高的成本效率赢得竞争。

相较于德国,中国企业更希望借助新技术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它们拥抱和借力数字化的意愿更为强烈。2018年,西门子在中国推出“数字化企业评估模型”,通过对近3000份评估报告的分析发现,超过四成的企业人员将数字化转型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或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这一结果折射出中国企业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迫切需要。它们期待依靠数字化技术来满足市场对于定制化、创新速度和产品质量更高的要求。

数字化是一项“CEO工程”,属于企业经营者的“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能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决策者需要看到,在可量化的投入产出比背后,数字化所带来的“隐性价值”可能会成为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持续保持竞争力、给竞争对手带来“降维打击”的关键。

今天,一些富有远见的“探路者”已经率先开启了数字化之路,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与西门子合作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工厂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基于大数据的预防性维护等解决方案,实现了工厂效益的跨越式提升;广州明珞通过采用西门子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将其工程组态时间缩短了1/3,现场调试效率提升了50%,从而成功地实现从线体集成商到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飞跃。

工业企业的高复杂性意味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需要“量体裁衣”。数字化不仅仅是简单地利用算法和模型来解决问题,无法依靠“摸着石头过河”来落地,需要企业对于目前想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一一梳理、定义和分析,制定真正可行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这也是西门子着重打造数字化设计咨询服务的原因。我们根据企业业务竞争力模型、流程体系、技术可行性和资金投入等维度深入分析,结合数字化工厂运营经验及各行业先进的数字化最佳实践,帮助企业将复杂的企业系统解耦为业务流程、应用、技术, 数据等多个架构视角,并辅以概念验证的方式以确保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企业转型时间, 降低试错成本, 让企业真正尝到数字化的“甜头”。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