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国内外18座城,一批京企“解题者”逆行助力当地复工

2020年伊始的这场疫情,对很多行业、企业复产复工,经营创收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一季度经济目标如何实现?许多企业都在为这道难题求解。

疫情发生以来,京投科技公司出现一批“解题者”,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护,遵守当地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逆行奔赴国内外18座城市,持续推进昆明、佛山、郑州、深圳,乃至印度等地的项目进程,进一步开拓京外地铁交通ACC、AFC、PIS市场,服务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远赴印度为城轨提供技术服务

“独在异乡为异客”,京投科技旗下华启智能公司有两位“跨国逆行者”,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远赴印度服务当地市场。

华启智能公司自2015年进入印度城轨市场,获得了5城7线的车载PIS项目,占据了印度85%的市场份额。在疫情笼罩下,他们一直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随时随地做出快速响应。

胡成迪在现场调试

工程师胡成迪在印度诺伊达负责项目售后维护及当地新员工培训,自1月底至今,连日奋战,生活物资紧俏,人也瘦了10斤。3月21日,为迅速响应客户防疫需求,他连夜赶赴项目地,对18列车辆新增PIS系统防疫广播,通宵达旦连续加班3日。就在完工后的第二天,3月24日,印度突然宣布实施全国公共隔离,一直处在工作状态的胡成迪,甚至未能提前采购到充足的生活物资,所幸得到当地一家中餐馆的资助。“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些茄子、苦瓜等蔬菜,虽然朴素,但他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有更强的责任,为这里服务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胡成迪说。

坚守在印度那格浦尔的王刚比胡成迪更早1个月来到这里。他负责当地新车交付、车辆回库检测等任务,工作时段常常从晚上10点到凌晨2点。由于车辆段距驻地较远,深夜完成检修工作的王刚经常独自一人在项目现场的角落中和衣而卧,至天明才可返回驻地休息。他单枪匹马保障了疫情期间8列车辆的安全交付和每天3列车辆的检测工作。

王刚在印度项目现场

应急支援佛山、太原地铁ACC项目

“我还年轻,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这是京投亿雅捷公司系统工程师王奥文在疫情期间的一句承诺,他通过“全天候”支援项目一线来践行这句承诺。

王奥文在佛山项目现场

春节前夕,王奥文做了一个决定。长期高负荷工作的他原本准备休假调整,又遇祖母突然离世、病中的祖父急需陪护。家庭遭遇变故的同时,他又得知佛山地铁ACC项目急需人手,在一番思想斗争后,王奥文放弃休假,主动申请赴佛山开展工作。

ACC是自动售检票系统清分中心,佛山地铁ACC项目因疫情期间往返隔离条件限制,造成人手紧缺,京投科技公司第一时间部署选派人手支援,并为他们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3月8日,王奥文带着45个一次性口罩、25副一次性手套及消毒棉片等物资赶赴广东。

在防疫特殊时期,王奥文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多方协调,顺利开展了佛山轨道交通线网ACC项目首次设计联络会,稳定项目需求、制定项目方案,赢得公司、业主和设备厂商的多方点赞。

受疫情影响,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ACC项目工期耽搁了2个月。“平常公司为我们创造着很好的条件,现在特殊时期,正是需要我们努力回馈公司和社会的时候。”系统工程中心项目经理杨晓建说。他毅然奔赴山西,与业主多次沟通协调,创新性采用云平台微服务架构清分清算系统,做到无感扩容,提高了客户维护系统的便捷性。

确保京内外项目复工率超九成

另一路由冯硕、向飞、潘喜林、薛海组成的“新F4先锋队”则赶赴云南昆明。团队由工程、质检、研发人员组成,疫情期间逆行而战。为保障昆明地铁4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项目顺利实施,四个人以最短时间完成疫情防控相关审批手续,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夜以继日地在现场开展项目供货、软件研发、系统搭建、设备测试等工作。

昆明地铁4号线AFC项目车站设备调试

他们经常夜里10点从设备测试实验室出来,还要开当天工作总结会,凌晨2点再奔赴项目现场接收设备。他们与时间赛跑,为这条串联昆明主要产业基地的辅助轴线如期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昆明地铁4号线AFC项目现场夜间供货

在疫情期间,还有乐马仕公司的王晓波赶赴陕西城际铁路资产管理项目,负责现场技术支持与实施。马立会赶赴河北京车ERP项目,与业主单位联合开展复工防疫。

国内外18座城市,都有着京投科技逆行者的身影。正是这群努力开拓和坚守的最美逆行者,在疫情爆发之初,主动申请赴京外项目复工防疫,既帮助各地市场解决难题做好服务,又助力京投科技公司逆势而上,确保了京内外活跃项目复工率超90%。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