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们开练“内功”,谁能活得更健康?

繁忙的年报季里,小趣姐好不容易抠出来一个小⻓假,准备窝在家放松一下。可是,随意刷手机突然刷出来一则小消息:

大意是强调碧桂园2019年裁员3万,以及人事调整的质疑。

看到这则消息,小趣姐实在有些莫名诧异。

要知道一周前,小趣姐刚刚解读了碧桂园的2019年度财报。5000亿规模的大象碧桂园,还做到了营收和利润双双增⻓,派息也还在同步增⻓。

当时,小趣姐来来回回把碧桂园的核心指标、重要数据,通通裸洗了一遍澡,不吹不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碧桂园已经稳到看不到短板。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业内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

怎么才短短几天,裁员又被拿出来炒了?按理说,利润都是人创造的吧,既然利润都在增⻓,没道理人反倒还被裁掉了。莫不是碧桂园的机器人都已经提前上岗了?

事实上,今年以来,房企早已开启一系列自救措施。一方面,房地产白银时代早已进入深水区,另一方面疫情加重加速了房企的困局。

要想活的更健康,房企们早已开启练内功:减脂、减速、控规模。在小趣姐看来,碧桂园组织架构调整,甚至因此引发的人事大换防,其实也是练在内功的。本质上,和万科等开发 商的诉求一样:活得更健康,活得更好。

01

报道中称,碧桂园年报中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集团共拥有约101784名全职员工”,而2018年该数据为131387人。因此,得出结论“碧桂园裁员3万人”。

也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有意忽略了一些信息。事实上,这3万人中大约2.5万人转化为以市场化的方式为碧桂园提供服务。这部分案场服务、保安、保洁等员工相当于转岗。

而碧桂园早已开启的“第二曲线”机器人也新增了3000多人。

碧桂园是个集团公司。整个集团有很多子公司和多元业务,随着第二曲线第三曲线的增⻓,人员此涨彼降似乎很正常。在房地产大公司,案场、保洁等从地产公司划出去也属于正常现象。看碧桂园的人员变动,其实不是单看地产公司就可以得出结论的。

据碧桂园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其实总体来看,碧桂园集团的人数是增加的。事实上,这也符合碧桂园可持续增⻓性的逻辑。

为求证,小趣姐特意联系了碧桂园不同区域的几个朋友。一位朋友表示,“碧桂园现在上市非上市加起来总的起码有20多万员工,人员有进有出再正常不过了。”他指出,在他身边没有大规模人员流动情况。“换工作的倒有,就是正常的节奏跟频率。”

另一位朋友表示,他去年从地产集团公司调到了营销公司。“如果从扣字眼来看,那么我就是从数字上消失的那个。但实际上,我还在碧桂园。“

大公司调岗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无可避免会造成数字的变动。

公司如果要出现大规模裁员,大概率就是经营出现问题,业务大幅缩减;经营不达标等。显然,从碧桂园递交的2019年成绩单来看,这些看上去并不存在。

这头大象依然在保持稳速、可持续增⻓,主营业务依然强势,基本面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家公司要大幅裁员来降本增效。

大环境来看呢,2019年虽然市场有些跌宕起伏,但大公司的抗压性还是强很多,尤其是现金流充沛的公司。

2019年,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683.5亿元,这个数字是它有史以来最高水平。连续4年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这个数字,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可持续增⻓的基本面没有变,大环境抗压性强,在如今的经营换挡期,碧桂园出现人员的变动无足为奇。这个数字也并不能证明什么,揪着单个数字说事没什么意义。

提到经营换挡,小趣姐发现很多人碧桂园的这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区域整合以至引发的 人事换防,其实有一些误解,今天干脆一起讲讲。

02

碧桂园年初这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主要分为集团和区域两个部分。

总部方面把投策、设计两个核心中心进行合并 ;在区域层面的整合变革, 主要是将部分业务规模偏小的、地域邻近的区域进行调整,以进一步有效利用优势资源。

区域调整后,碧桂园减少了14个区域,调整后共剩下55个区域、指挥部。变动涉及到38位 总部与区域管理人员。

许多人一看到区域调整,就又蹦出来得出一个结论:你看区域都减少了,可不是裁员了?

那么,碧桂园精简区域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在地产企业大运营经管时代,地产公司的规模越大,各专业线条如何协同高效更难, 这也已经成为很多房企的瓶颈。

碧桂园已经发展到了权益规模5000亿,算上非上市的板块,员工20多万。这次组织架构调整,更准确地说是碧桂园对自我瓶颈的一种打破。

砍掉无效部⻔,合并规模小的、区域临近的区域,核心还是提升区域工作效率和承责能力 ,提升协同作战性, 是碧桂园意图提升运营管理能力的一种路径。

据小趣姐了解,在4月3日碧桂园的月度高管会上,总裁莫斌也对此进行了说明:“调整不是‘拍脑袋’的决定,是‘有的放矢’地打造企业内部的丛林生态”。莫斌强调,这是针对企业管理运营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主动地自我修正。

任何一个优秀的业务模式都不能保证企业的⻓治久安,还需要企业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而持续进化。研究全球很多优秀企业的商业案例时就会发现,这些企业的崛起首先有着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做了其所处时代背景下最正确的事情。

阿里就是最擅⻓做组织架构调整的人。

马云曾说:“很多人三年内换过七八个部⻔,换过五六个老板,极其痛苦,但是没办法,因为形势变得太快,竞争变得太快,社会变得太快,组织一定要做到最佳效率。”

最近三年,阿里进行了19次组织架构大调整。核心目的也是希望打通业务线,实现更高度协同的决心。

房地产行业不像互联网行业更新这么快。但这几年随着房地产白银时代进入深水区,各房企变革也进入深水区。

郁亮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场景之中。

这一次,万科选择了“减脂、增肌、活血”。“减脂”也是是把组织、流程当中冗余的结构、环节去除掉,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资源。本质上跟碧桂园的精简区域也没什么区别。

恒大也提出了顺势时代的“高增⻓、控规模、降负债”的新战略,孙宏斌也在强调企业管理体 系的重要性。

碧桂园选择精简区域,同样也在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活得健康。如此轻易被扣上裁员的大帽子,着实有些冤枉。

在中国,总有一些人认为是房企在赚取巨额利润。但我们也看到众多的房企按照市场经济的 规律、资本市场的规则努力拼搏,赚取利润,也承担⻛险;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让普通百姓能住上舒适的房子。对这样的企业我们是否能释放多一些善意呢?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