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光电两年三换董事长,二股东账户被强平超过5000万股

文/见证财富

在业绩下滑与债务违约双重风波影响下的东旭光电在动荡与飘摇中动作频频,2020年2月5日迎来了两年来的第三位董事长郭轩。时光追溯到2018年4月25日,经公司八届三十六次董事会审议通过,选举武吉伟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召集人,在三天前的4月25日,公司收到创始人、公司董事、董事长李兆廷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但这位作为财务高级总监出身的人仅仅在董事长的位子上任职不到四个月,就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履职,于2018年8月3日提出辞职显然是个托词而有苦衷的。接替董事长位置的是来自于东旭内部的王立鹏先生,尽管如此,王立鹏在董事长的位置也仅仅是一年半的时间,而债务违约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归结于董事长一人的能力问题。情况不止如此,还有几任财务总监的来来去去。在不断地人事更迭中,公司的业务增长缓慢并且债务违约爆雷,一度震动整个市场,是创始人选不出合格的接班人,还是接班人无法无法适用市场的节奏而无法像创始人当初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外人无从知晓,只是看到惨不忍睹的股价逐波走低,已经跌落到惨不忍睹的3元股区域。

和第一次上万字的回复证交所的问询函不同,在公司 2019 年 12 月 10 日回复证交所关注函使用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是“鉴于公司旗下子公司达 120 多家,银行账户多达千余户,涉及银行多,地域广,短期内无法完成对全部银行的资金存储情况核查,经公司向深交所申请,公司延期回复上述问询函(详见公司 2019-100 号公告)”,公司将在全部情况核查完毕后,承诺最晚不超过 2019 年 12 月 31 日及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报送书面回复材料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在2020 年 1 月 15 日,深交所再次发出关注函,东旭光电依然没有任何回应。如果说债务违约涉及到数额巨大的金额有难度的话,而一个关注函的文字说明都无法落实的话,看起来更像一个态度的问题,或者情况已经严重到了无法回复的地步?

东旭光电日前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9年亏损10亿元–18亿元,经公司初步测算,计提商誉减值约6亿元-10亿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要求,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及大额固定资产的减值合计约14至18亿元。一份差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年报彻底地把东旭光电从白马股的行列剔除开来,世界第四的玻璃基板产业和柔性LED屏等的耀眼光芒瞬间熄灭,费尽心机收购的申龙汽车也无法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那么,东旭光电还剩下了什么?增发购买专利放缓实行是对的,会不会有增发不成功的可能?再度扩大股本而不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业绩只能越来越差。

一份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用词比较含蓄,被动减持比较文雅,实际上就是触及强平线被强平了吧。并且强平的数量也是搞错了吧,直接的计算结果应该是5365.83万股而写成了365.83万股,东旭光电的总股本是57.3亿,能够占到总股本的0.94%怎么可能是几百万股?那么这样的一份署名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报告书也是不严谨的,是东旭光电的第二大股东。大概2个亿的资金这个二股东也是拿不出来的,所以就被西南证券强平了,都难,都缺钱。

东旭集团一度安抚市场的国资委接盘也没有了动静,烯王电池几乎被人遗忘,石墨烯路灯鲜见媒体报道,更换了董事长的东旭光电还能给投资者带来什么,是个问题。

本文首发侬乐融网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