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全球 淄博有了自己的“港口”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丁稳 刘怀远

3月2日,淄博市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淄博内陆港正式启动运营,打造大通关大物流大开放国际化平台,使淄博有更多机会拥抱世界、融入全球产业链。

以物流筑通道,以产业促贸易

“淄博内陆港正式启动,很振奋,对于我们金冠主要服务于淄博及外贸企业的货代企业来讲,是一重大利好的消息,相当于把港口搬到家门口。”山东金冠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刘学英高兴地说到。

山东金冠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淄博外贸综合服务公司,集国际国内海运空运陆运中欧铁路,报关报检港口代理、代理海关注册、注册变更、第三方贸易融资等外贸全链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公司。

此次淄博内陆港的正式运营,从根本上解决了进出口商品港口陆运瓶颈。过去用汽车运输,不光受天气影响,驾驶员匮乏等因素都带来极大不确定因素和成本增加。

刘学英告诉记者,“以前从黄岛到淄博用汽运的话,一个40尺的集装箱大约需要2400元左右,还要再根据集装箱的重量,箱子越重运费越高。同时淄博的货物基本都是重货,有很多瓷砖或耐火材料等。现在五定班列开通后,可以节省10%的运输费。货物直接送到码头后,直接卸货到前沿。这样既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也节省了外贸企业的成本。”

同样受益的还有主营海运、空运、陆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及大型货物,铁路跨国运输的淄博联运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五定班列开通后,在淄博五区三县100公里以内可以完成货物进场站,当天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极大缩短了时间。”淄博联运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莉萍表示。

记者还了解到,在保税物流园区内有一个3万平米的场站,它可是帮了不少忙。“原先需要先去青岛把集装箱拉回来,再装货,然后再往青岛发货,现在园区有个3万平米的场站,这样不用去青岛拿集装箱,省去了一趟的路程,从而减少了成本。”袁莉萍说道。

淄博保税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常金亭表示,“内陆港的建设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强淄博经济外向度,可以不断吸引外地的外向型企业来淄博注册、入住,不断增加和提升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利于企业的国际竞争。”

吸引外企驻淄,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据了解,淄博内陆港核心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有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和即将获批的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建有7条铁路专用线,3万平方米海关监管场站,6.4万平方米保税仓库,45万平方米配套仓储设施,27.66万平方米露天堆场以及3.56万平方米保税大楼,并新建成3.2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实现了国际货物的生产、加工、分拨、销售,以及国际货物的多式联运。

进出口企业的增加,进出口数字的不断增长,以及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的提高,是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明显表现。淄博内陆港开通运营以后,东接青岛,西接欧洲、俄罗斯等各国,将会不断提升淄博的进出口数字和进出口额,货源也会在内陆港不断地集聚。

常金亭说:“通过内陆港建设,我们吸引了巴西公牛木浆等国外大型公司在保税物流园区注册、落地并开展业务。还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州签订了政府间合作协议,开启点对点班列,深化双方贸易合作。”

国际物流行业的畅通,是促进进出口企业生产和贸易的重要一环,随着淄博内陆港建设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带动淄博市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我们在内陆港建设中,强化平台思维,淄博内陆港就是把它打造成一个大平台,吸引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国际物流企业、国际大的船公司、货代公司来平台聚集。就像上海有上海港,青岛有青岛港,淄博也会因为内陆港而提升国际化程度。”常金亭表示。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