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账户上“拿钱” 29位农民工讨回工资80多万 为商河法院做法点赞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日讯 闪电新闻记者从济南商河县人民法院了解到,近日,济南商河县人民法院玉皇庙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帮助29位农民工讨回80余万工资。在这个案件中,济南商河县人民法院的创新做法,获得农民工点赞:客服困难,由法庭作为“中转站”,将工资款作为调解义务支付到法院账户,所有农民工到法庭领取工资。

案件回顾:

1月16日,因为两家公司产生纠纷,29位农民工的血汗钱被一拖再拖。

某建筑公司承包了某机械公司的厂区建设,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厂区终于交付。双方结算工程款时,却因两家公司对合同内容、工程量、工程造价等事项有异议而导致机械公司迟迟未能全额付款,最终建筑公司将机械公司诉至商河县人民法院。

本案涉及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确定,如果要通过鉴定程序确认工程造价,该案则需花费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这意味着建筑公司无法拿到工程款,农民工兄弟也无法在建筑公司那里拿到血汗钱。为了让农民工尽快拿到钱,商河县人民法院玉皇庙法庭仇忠浩法官多次找到双方公司进行调解。

有一次下班后,仇忠浩法官仍组织双方质证和调解,一直到下午七点。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法官和当事人及农民工兄弟共同努力下,双方公司达成了一致意见,由机械公司支付给建筑公司民工工资八十一万九千余元。

本以为案件马上就可以顺利调解结案时,困难再次出现。双方在签署调解协议时,机械公司提出该笔钱因缺少凭证而不能以工程款的名义入账,通过调解形式不能支付给建筑公司,同时其对公账户也无法以劳务费名义直接支付给工人,故工资该如何支付成了本案调解的拦路虎。

眼看所有努力白费,仇忠浩法官为了不让这些农民工失望,提出由法庭作为“中转站”,将款项作为调解义务支付到法院账户,由所有农民工到法庭领取工资,双方公司均无意见,终于解决了支付难题。

于是出现了照片上的一幕,29名工人拿着身份证、银行卡、欠款凭证在玉皇庙法庭有序登记,办理领款手续,当确认拖欠许久的工资终于要到手时,他们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截止目前,该笔款项均已支付至29名农民工账户。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