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增信、提信贷比,都只是为让小微企业融资变容易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降准同样有利于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述负责人称,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近些年来,包括降准等政策多管齐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站上新的高度。比如,去年4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费用”被列入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之一。政策引导使得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截至当年6月末,该基金累计实现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达1462亿元,担保户数超过8.5万户,而去年底这一数字分别是316亿元、2.5万户——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可以为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增信,发挥信用增进作用,加速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的渗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另一个信用增进工具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被认为是运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又一重要举措——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广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这项工具是由央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为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支持工具的推出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投资者购买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意愿提升,民营企业发债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去年,央行还灵活运用货币政策等工具,来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去年1月首次实施的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正是重要工具之一。TMLF是央行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定向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于2018年12月创设。相较于MLF,TMLF具有期限长、价格低、能定向等诸多优点,是一个促进流动性精准滴灌的结构性工具,所释放的资金有助于定向缓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央行已实施三次TMLF操作,规模都在2500亿元至3000亿元之间,操作利率均为3.15%。

在政策之外,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有了“新思路”——针对“抵押担保弱”的小微客群,中央多部门下发文件,明确“逐步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的比重”。金融科技企业友信金服2019年度“科技推动普惠”调研时发现,相比于融资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审批环节少、流程短,更加符合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与此同时,信用贷款对金融供给主体的风险评估水平和审批时效提出挑战,金融科技正在成为最优解决方案。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就要求,加大金融科技产品服务创新力度,加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成果运用,加快完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引导企业征信机构利用替代数据评估企业信用状况,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