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功率旅行到王赢:充电服务需要以相同的频率与未来的旅行产生共鸣

来源:Guangming.com

根据国际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预测,汽车的价值构成将从以前硬件的90%逐渐下降到40%,剩下的60%将以服务、软件和内容为主。虽然关于软件能否定义汽车的讨论还在进行,但传统汽车企业从以前的单枪匹马跨越国界,与互联网、IT、AI企业合作创新重构汽车产业链生态,这是不争的事实。

近日,主题为“旅行科技连接未来城市”的全球未来旅行大会在杭州德清正式拉开帷幕。相关政府部门、咨询机构、科技企业、旅游公司和主机厂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电动汽车100强委员会主席陈清泰在会上表示,电气化的转型将导致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但电气化只是这款汽车皮革的1.0版,变革潜力的充分释放需要智能、网络化等科技创新的融合。

王赢,海军全能型旅行主管

“无论是以电气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未来新型汽车形态,还是以网络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未来新型出行场景,都明确指向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载体。由于新能源汽车与新服务和新技术之间的无缝联系,未来旅行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纳维丰全动力之旅的负责人王赢在这次会议的分享会上说。

许多新的出行方式,如自动驾驶、无人出租车、共享出行和智能停车,都在不断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高效、经济、安全、友好的出行体验。在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中,收费服务需要与时俱进,与未来出行的发展节奏保持同频共振。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新能源用户的里程焦虑变成了充电焦虑。”王赢说:“如何让新能源用户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充电桩,一直是这个产品的使命和责任。包括汽车公司、政府企业、旅游公司等平台为入口,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多品牌聚合充电服务、即插即用充电、智能充电策略推荐、远程智能充电、智能节电等。节省用户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成功率和充电安全性,从服务方面辅助行业,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出行的信心。”

据悉,目前NavInfo全动力出行推出的桩家平台服务场景涵盖了公共充电、私人桩智能控制、品牌专用充电站、移动充电、代客充电等多种新能源出行需求场景。同时,庄佳仍在尝试通过核心收费服务和数据服务能力,与服务运营商之间的精细化运营、旅游平台之间的大数据用户运营等新的服务模式对接。

“从2020年开始,我们还在努力利用数据收集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帮助运营商在站点规划、交通引导、营销等维度做出更加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并定制和输出整体服务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努力为车队和平台定制创建自动化和智能的管理工具,同时为驾驶员提供高效、经济和可靠的运营服务。”王赢表示,依托NavInfo新的技术服务基础,Full Power Travel一直致力于实现充电与出行场景的无缝衔接和创新服务的协同融合,为新能源企业和用户提供简单、经济、智能、友好的未来旅游产品和互动体验。

谈及对未来旅行的看法,王赢表示:“未来旅行可能有很多可能性,但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载体,以创新技术为‘粘合剂’的多维新服务发展道路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无缝、友好地将合适的产品连接到新能源用户,是企业能否与未来出行发展保持同频共振的关键。”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