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可以装氢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站吗?

面对人们的目光,新能源汽车进入了“氢”时代。

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将奖励符合条件的城市群解决重点产业问题,示范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在四年示范期内,五个部门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根据目标对入围的示范城市群进行奖励,最高可达17亿元。

政策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一个嗅觉敏锐的城市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采取行动。

目前燃料电池主要指氢燃料电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或地区先后出台了氢能产业规划和措施。十几个地区已经明确表示,今年将出台相关政策。

目前国家层面的政策一出台,全国都在忙会计-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低消耗、环保的广阔市场空间,是新能源汽车的新希望,将培育和带动数十个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因为是高难度、高投入的新兴行业,更容易成为变道超车或拉大差距的利器。城市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确实划算。

因此,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城市在布局产业的同时,正在城市群内申请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和应用。比如青岛。

在新能源电动车制造领域,青岛利用“东风”政策,短短7年多时间,产能从0突破50万。这座城市的“造车梦”不仅实现了,而且相当突出。今天,面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新机遇,先天条件优越的青岛不容错过。

青岛做了前瞻性的布局。这两年,青岛开始打造氢能产业,不断引进大型项目,完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从燃料电池到整车制造,再到氢加气站,关键节点全部落地。今年7月,青岛市在《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30年,共建成50多个加氢站。已有30多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投入运营,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8000辆,建成2条以上燃料电池轨道列车线路。氢气年消耗量超过3亿标准立方米,培育了20多家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左右。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