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规范!无锡之后,另一个电动车生产基地开始大检查!

在今年的电动车市场检查中,生产、销售、消费都属于重灾区。

8-9月,行业核心生产基地之一无锡在江苏省“百日行动”的影响下,受到严格检查,发现多个车辆品牌存在生产资质、3C认证、改装等问题,造成重大损失。

在无锡,该基地仍处于严格整顿时期,另一个核心生产基地正面临严格调查。

首先,台州地区市政监督局采取行动,严格调查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无锡基地进入严查期后,台州市黄岩区市场监督局近日在生产销售领域启动了对非法篡改电动自行车“后门”控制器速度的专项整治。

泰州板作为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汽车品牌众多,尤其是中小品牌数量众多。虽然这是黄岩地区的一次行动,但从源头上整顿电动车已经成为相关部门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整顿行动很有可能会迅速蔓延到整个台州。

其实这种趋势也很正常。无锡板块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国家开始从生产源头上追根溯源,必然会启动整车生产基地的检查。之前如火如荼的该品牌电动摩托车资质和3C认证也开始了清算期。如果不检查整改,为什么要大搞资质和质量?

第二,一些检验内容,厂家和经销商需要及时注意

虽然这次大检查是针对新国标中用“后门”控制器非法篡改电动车车速的行为,但其他检查都会顺带进行,对厂家和经销商的要求还是极其严格的。

对于制造商,当地市监察局直接邀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3C产品认证检查员参与整个过程。除了生产资质、3C认证等日常检查外,还会检查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实施标准、防篡改设计,甚至会约谈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

对于经销商来说,首先要检查的是店铺的基本情况、营业执照和营业执照,然后是销售的电动车是否有3C认证,是否有超标车出售,是否有非法篡改车速等。,而且还需要签署一份遵守法律的承诺书。

第三,源头罢工,非标准制造商面临生存危机

从无锡基地到台州基地,从源头治理已经成为检查的常态,或许天津基地也在酝酿之中。

控制生产源头,说白了就是规范制造端,规范制造,必须严格要求企业资质和质量,所以电动摩托车资质和3C认证是检验的基本项目。

其实新国标实施以来,相信还是有很多小规模的厂家,还在无证驾驶的情况下。这些小品牌从源头上进攻是极其致命的。

非标厂商面临生存危机,经销商往往是最受牵连的。最简单的情况,经销商发现自己卖的是违规的产品,没有产品,就去追厂家,而厂家发现自己生产的是没有产品的产品,必然会直接追溯到经销商。

因为需要担心从源头上进攻的不仅仅是厂家,更需要警惕的是经销商。毕竟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如果厂家不规范,可能会说没了。

结论

越来越严格的整改,意味着非标厂商面临生存危机。如果整改还停留在长期状态,行业内很多不合格的小品牌可能真的已经完成工作了。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