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充电+电能交换将形成一个供电网络

目前,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公共充电站模式(站内有多个充电桩)、停车场(或路边)充电桩模式和电站转换模式。这三种模式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未来,充电站、充电桩和电力交换站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公共充电站建设没有技术问题,设备投资成本不高,但占用土地资源太多,征地成本不可低估。从短期来看,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初期,当充电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充电网络时,有必要尽快建设一批公共充电站,这样可以产生良好的示范和广告效果,并尽快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然而,从长远来看,公共充电站不能成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最终解决方案,也不应成为主要的充电方式。公共充电站应定位于满足各类社会车辆的应急充电需求,并提供快速充电服务,可有效减少充电站的占地面积,提高设备利用率。

从方便和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普通电动汽车大部分时间都停放在路边,停车场和路边建有充电桩,基本可以满足普通电动汽车日常充电的需要;此外,大量使用充电桩代替充电站,也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常规充电方式应该是慢速充电,停车场和路边充电桩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充电设施。所有停车处应设置充电桩,每增加一辆电动汽车应设置一个新的充电桩,充电桩的数量应与电动汽车的数量相等。

在国外,家用充电是电动汽车最常用的充电方式,有必要依靠室外的公共充电设施。目前,从以色列特拉维夫和日本东京的经验来看,充电桩在停车场和社区中使用得更频繁,而充电站还没有成为大多数电动汽车用户的首选。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应形成以充电桩为主、充电站为辅的充电网络。充电桩用于定期慢速充电,充电站满足紧急快速充电的需要。因此,我国目前应加强充电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研究,加快充电桩的布局和建设。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