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UV成了各大车企的“摇钱树”?

近几年来,SUV车型似乎大有碾压轿车成为汽车销量的主力的势头,SUV车型凭借出色的实用性打动不少消费者为之买单。除了热销以外,SUV车型还要另外一个功能——起死回生。

当然这不是说能够让生命起死回生,笔者想说的是能让品牌扭转颓势。早前,根据兰博基尼公布的数据,2019年该品牌获得创品牌56年以来最好的财年业绩,车型销量以及营业收入“双增长”,2019年兰博基尼在全球共销售新车8205辆,相比2018年增长了43%,主要归功于Urus车型,该车型以4962辆的销售数量占品牌销量的60%,其次是Huracan的2139辆和Aventador的1104辆。

Urus从2018年7月正式开始交付,头半年共计交付1761辆,2019年首个完整自然年就能销售超过8000辆,无论是兰博基尼的人员还是外界对此纷纷表示惊喜。事实证明,兰博基尼已经不是第一个在SUV上尝到甜头的车企。

保时捷就是其中一个代表。1998年,对于保时捷来说是列入史册的一年,首先是被誉为保时捷跑车之父的费力·保时捷在这一年逝世(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儿子),第二件事就是保时捷宣布要打造一款SUV。

对于一个品牌诞生以来就是与赛道、运动挂钩并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的制造商来说,在当时制造SUV无疑是无稽之谈,所有人都觉得保时捷一定是疯了,这种做法在外界看来完全是离经叛道,所以从卡宴计划立项到诞生都保守质疑和冷眼。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保时捷销量严重下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除了裁员已经想不到能自保的方法了,在1991年那年保时捷净亏损超过1亿美元,这次危机让保时捷暂停了手中一切具有风险的新车项目,卡雷拉GT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度过难关,保时捷觉得要研发一款能帮助品牌扩展市场份额的车,于是诞生了Boxster车型,凭借实惠的价格销量保障,同时也帮助保时捷走出低谷期,但Boxster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为了能持续发展还需要另外一个“摇钱树”——SUV。

2002年,保时捷在日内瓦车展发布了第一代卡宴,原本对其嗤之以鼻的人改变了态度,除了优美的外观设计外,卡宴出色的操控和强劲的动力让大家惊艳,竟然在一辆SUV上能做到这样的操控水准,并且还有如此出色的实用性。

在2002年到2007年之间,卡宴卖出15万辆,成为保时捷真正的摇钱树,在中国市场同样如此,2006年卡宴占全年保时捷在华总销量的83%以上;第一代卡宴在2010年结束生命周期,全球销量累计超过27万辆,原本被认为离经叛道的车型,偏偏就成功了。

不仅是卡宴,宾利的添越、劳斯莱斯库里南都是如此,诞生后一举成为品牌中最受欢迎的车辆。

为什么SUV会成为品牌“救世主”?

以往的SUV车型都是以追求极致的越野性能或者满足用户的空间需求为主,整体更偏向实用性,所以早期的SUV车型无论是定位、设计或者是机械素质等方面都有严重的趋同化,不同品牌、车型、定位缺乏自身的特色和亮点。豪华品牌甚至超豪华品牌以前更多专注于传统的轿车、跑车领域,因为在传统认知范围内,只有轿车才能代表高端场合,只有跑车才能彰显自己个性。对于车企来说,推出SUV车型一方面可以丰富自身的产品线,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品牌力来开拓新的市场,例如一贯造跑车、运动车的保时捷,超跑世家兰博基尼,传统英伦豪车宾利均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看起来有些抛离传统,但是确实是救世良方

兰博基尼、保时捷背靠大众集团,大众集团旗下SUV车型不仅数量多,平台、技术、经验都足够成熟,在前人做好铺垫的情况下去制造自己品牌的车辆自然就简单许多,就像两个年轻人,一个家里有条件,有资金,事业起步自然会更快;而另一个普通出身,自然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奋斗。

SUV则不同,它在保留了品牌调性、光环的同时,还能坐更多的人,全家人都能享受超豪华品牌带来的乐趣,还有更优秀的舒适性,不会像跑车一样颠得腰疼。车辆回头率依然高,更豪华的内装、更舒适的驾乘体验,自然销量就上去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外面的天气很热,今天的砖格外的烫手,对面商店的冰镇可乐依然是我不敢奢求的梦。不说了,工头叫我搬下一车的砖头了。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