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电池 给凯雷德供曲面屏 LG其实是半个汽车“品牌” ?

牙膏=LG,这在圈内属于一个著名老梗了。

事实上,LG作为科技厂商,近些年一直被三星压的有些喘不过气。尤其是当三星和LG同时拿出“折叠屏”方案时,我也只默默的感叹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左边是三星的折叠屏方案,右边是LG的折叠屏方案

但假如你以为三星的“光鲜亮丽”必然映衬着LG的“黯然失色”,那就大错特错了。至少在与汽车企业的积极合作上,三星和LG中间还差着十个苹果。

据初步统计,全球已经有多家车企和LG达成合作。这其中不仅包括屏幕、车载娱乐系统、摄像头,甚至还有燃料电池。它没有像苹果、微软、谷歌那样健步如飞地追赶“无人驾驶”,而是一步一脚印的把前沿科技率先带到了汽车上。

▲LG化学给各大车企提供的汽车电池

尽管这每一步走的都有些缓慢,但我们恰好能重新审视一下,这家名为“乐金”的企业究竟能给车企带来多少价值。

●LG不仅是科技厂商,更是供应商

今年年初的CES上,索尼发布了一款新能源车。这个举动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然而没过两天,官方就宣布自己只卖零件,不卖车,着实忽悠了一波“教徒们”。

▲索尼发布的纯电动车,后来证实只是个幌子

和索尼玲琅满目的零部件产品线有些类似,LG也是一位“多面手”。目前LG集团旗下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电子领域、化学领域、服装领域、通讯领域。

▲LG集团的业务领域共分为四个板块

通过名字大家能猜到,除了服装领域外,LG剩余的三大业务都和车企有过交集。而且和三星、松下这种只提供“燃料电池”的供应商不同,LG“软硬兼施”的策略似乎更奏效。

一、电子领域

提到柔性屏,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三星。没错,三星是把这个领域带入消费市场的人。但如果说是“开疆扩土”之人,那毫无疑问是LG。

前段时间,凯迪拉克正式发布了旗舰SUV——凯雷德ESCALADE。这辆车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使用了车内曲面屏,而这块屏幕的供应商就是LG。这块38英寸的OLED显示屏像素密度非常高,如果按照PPI来计算,大概可以达到两倍于4K电视的水平。

▲凯雷德ESCALADE的中控屏就是LG提供的

不过从图中展示的效果来看,这块曲面屏的曲率并不算很高。增加弧度,也只是了为了提高沉浸感。这块屏幕真正的优势,其实源于OLED材质本身,比如更高的对比度、更鲜艳的色彩、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延迟。当然,还有可弯曲、折叠的物理特性。

▲凯雷德ESCALADE的曲面屏曲率不算很大

实际上,LCD材质转化为OLED材质可以类比为车辆的“氙气远光灯和LED远光灯”,氙气灯的亮度更高,但功耗也更高,光源还不容易集中。LED材质既保证了亮度,又兼顾了准确的。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变形”,以至于现在区分车型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LED大灯的形状。

「三道杠」、「泪眼」、「雷神之锤」,把这几个词语放在这里,懂车的朋友应该就知道我在说哪些车了。

OLED材质会成为未来的标配,这基本上是无可争议的事。不仅仅是车内的显示屏,电视、电脑、手机,一切带有显示器的产品恐怕都逃不过“OLED化”。只不过汽车的显示屏,是率先行动起来的产品之一罢了。

▲LG很早就开始研究屏幕的形态变化了

坦白说,LG的顶级显示屏素质不如三星。但汽车的中控显示屏承担的是“刚性需求”,对于屏幕素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即使到现在,大部分豪华品牌仍然会选择可靠的LCD屏幕,看中的就是量产化的良品率和耐用性。

▲即便是奔驰S级这种车,现在仍然在使用LCD屏幕

在这个双方需要博弈的材质选择上,凯迪拉克和LG都属于比较大胆的一方,双方的合作也为中控屏材质的革命打下了基础。起码,消费者可以提前适应OLED材质和曲面显示效果。

LG表示,凯雷德ESCALADE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还会为通用旗下的多款车型提供OLED屏幕。如果进展顺利,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在国内见到搭载OLED屏幕的量产车型上市了。

▲未来我们会见到更多车型搭载OLED屏幕

至少在“汽车电子”领域,LG首次跑在了三星前面。

除了显示器,LG电子还曾给一家德国车企提供过摄像头。尽管LG没有透露合作伙伴的名称,但数得上名字德国车企,也就那么几家。

LG提供的摄像头主要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并且是打包出售的摄像头模块和软件。显然,LG的智能手机业务和家用电器业务给这颗ADAS摄像头提供了大力技术支持。尤其可见,LG电子内部并没有像索尼一样“各立门户”,而是互相协作、互相帮助。

由此可见,LG电子领域的零部件是作为供应商最大的输出途径。并且由于集团内部之间的协作,很多零部件的量产和应用会更容易。

二、通讯领域

今年年初的CES展会上,LG还发布了一套全新的车载娱乐系统,官方称为Conniro车载信息娱乐平台。这个项目是LG和高通合法研发,基于Linux底层的webOS Auto,同时结合了高通骁龙ADP汽车开发平台而来。

▲年初CES展会LG发布的海报

其实2019年12月20日,LG就已经向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商标申请。

这项专利的类别为3/35/42类,涵盖了车载计算机结构、人机界面、无线电话连接终端、语音识别软件,驾驶辅助系统硬件、界面显示器、车载计算机监控软件、增强现实软件,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框架的基础架构和验证测试等内容。

▲LG和高通的合作也算是强强联手

很显然,5G网络的发展,会在Conniro平台的应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但LG和华为不同,它没有自家的5G芯片作为基础。Conniro平台的通讯、联网硬件也大都基于高通,这就导致LG的处境有些尴尬。它的未来发展受制于人,但想在“车联网”领域发展,又不得不寄人篱下。

想要在三星、索尼、华为到来之前站稳脚跟,就必须有硬件的制造能力,至少要有制造通讯芯片的能力。否则谁也说不好,资本市场的友谊明天会发生什么。

▲华为的巴龙5000芯片,有能力造这种芯片的厂商不多

不过目前Conniro平台的大部分功能还只面向于开发者,目的也就是让开发人员体验一些整合至webOS Auto中的创新功能。说白了,这个项目还处在试验阶段,平台内的人工智能、流媒体显示器、节能座舱、后座娱乐系统也都还是概念产品,想要量产应用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我们唯一能确认的就是,未来汽车和移动设备之间的系统必然会无缝集成。LG的Conniro平台,其实也就是全球“万物互联”化的产物之一。

三、化学领域

LG化学与电子、通讯不同,它与车企的合作更为紧密且重要,因为大部分车企是为了「电池」才和LG化学合作的。

去年6月,吉利汽车宣布,其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将与LG化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8亿美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并将由上海华普国润及LG化学各出资50%。据悉,合资公司的年期初步为期20年。

这段话大概可以这么理解:吉利未来发布的大部分纯电动车的电池,技术都是由LG化学支持的。

Lucid官方表示:选择LG化学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电池的性能,另一个为按时批量生产电池的能力,但官方还透露其他版本的汽车可能会搭载其他制造商的电池。这个做法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即便是吉利,也在2018年底和宁德市代成立了合资公司。

▲吉利与宁德市代合资项目的签约仪式

企业都有这种担心,万一某一家的产能不足了,另一家还能保证产品的产量。

其实前几年,Lucid表示战略电池供应商将是三星SDI。但不久之后,Lucid官方声明会根据测试来收集数据,为不同版本的Lucid Air提供不同的电池。后来通过优化LG化学的电池,官方表示已经达到了其理想续航里程、能量密度以及充放电效率等要求,所以选择了和LG化学合作。

▲三星SDI也是电池供应商的大厂

emmm….我觉得,可能主要是LG化学的电池更便宜。

●写在最后

汽车行业这么多家供应商,LG有优势吗?有,不过它的优势,更像是“笨鸟先飞”式的提前入局。也许不该这么说LG,但在三星、索尼等体量的供应商面前,LG并没有非常领先的技术,更别提汽车行业还有博世这种“巨无霸”供应商。

LG的柔性屏、摄像头、车载娱乐、电池都无法做到世界顶尖,大部分车企在选择它的时候,也是把它作为广撒网目标中的一个。如果想要在与车企的合作中增大话语权,LG还需要一项“独一无二”的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