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慢慢 2020的车市 其实暗藏"爆款"?

某天入睡前,躺在床上刷科技媒体的公众号,短短几屏的内容,满满的新机预告。更夸张的是,这些新机里,相当数量有改变手机形态、甚至是行业生态的潜力。

比如说,小米MIX 2020后置副屏、OPPO“奥利奥”七摄专利、华为Mate XS折叠屏,还有Find X2的3K分辨率等等等等。这些新名词,对颅内的刺激绝不是好奇那么简单,那是一种亢奋感。似乎人类的科技进步有了实体形态,我们离足以载入史册的技术触手可及。

脑子high到睡意全无,还要强行给自己加戏,我要朝哪个方向努力才能推动历史进程......再对比最近的汽车行业,我心里模模糊糊生出一个疑问,汽车,还是这个世界上最酷的工业产品吗?

就在我写稿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突然爆出长安要造后驱轿车。目前正在针对动力总成做测试,据说2.0T的动力可以输出300马力。

小道消息,难证真伪,但足够让我再失眠一回。甚至写稿的基调,也从丧得不行,瞬间切换到高亢激昂。往后一盘算,今年车市,还是很有盼头的。迎接一波波高潮前,我们先捋一捋,哪些新车会相当有趣呢?

两厢思域

严格来说,两厢思域不是新车,海外发售都四五年了。看露出的国产版谍照,东本两厢思域,造型跟海外版基本一样;动力总成也不新鲜,1.5T四缸机,177马力、220牛·米,匹配6MT或CVT变速箱。

在产品端,唯一撩人的,是脑补驾驶感受会不会跟三厢版不同。底盘硬一点?尾巴活一点?双出中置排气浪一点?算来算去,兴奋点不多。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完全是因为我的好奇心爆棚。2020年史诗级悬疑片——两厢思域月销多少,这就要上映。

你身边有没有哥们儿,张口两厢思域好帅,东本导入一定买;闭口钱都准备好了,不买我就切。按照留言、弹幕的数量统计,新车上市一个月,订单干到10万+,一点儿问题没有。我真的想看两厢思域的网络强烈意向客户,到现实车主转化率有多少。如果大家切换到这种心态,会不会觉得两厢思域太有意思了。

吉利Preface

说真的,这车我是迫不及待想试一下。

2019年,Preface以概念车的身份出现在上海车展。当时展台是围蔽的,没法近身观看。我还是绕着展台,前后左右打量了好久。现在突然要形容新车的颜值,还真有点词穷,脑子里就剩俩字了,好看。那个时候,我以为Preface会是新款博瑞。按最新的消息,这个的理解跟官方定位有出入,这辆车,很有可能以轿跑的身份跟博瑞错位布局。

Preface用的平台是CMA,动力总成可以参考领克03。算起来,Preface这是CMA平台的第二款轿车,头一辆是领克03。在紧凑级轿车级别,领克03的底盘调校、NVH,都是可圈可点的。切换到B级车跑道,CMA的各种表现能否随之升级?我很想跳过中间的等待,直接看到结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每个月的轿车销量,能够稳定挤进前二十的中国品牌,只有帝豪。如果一切随人愿,Preface是能打的车型,轿车销量前二十里,会不会再多一个中国车呢?

飞度

本田现在最香的,就是i-MMD混动系统。不信你想,雅阁、奥德赛、CR-V,去掉混动,吸引力是不是骤减一半。

神车飞度,增加混动系统,吸引力会提升一倍吗?这个真不一定。GK5之所以被奉为“超跑”,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动力输出太刚了。1.5L的L15B,131马力,基本跟宝马的1.5T 136马力持平,同级别没有对手。

第四代车型,日本已经举办过试驾会了,看他们的评测,混动版飞度的加速性能不及预期,甚至没有1.3L自然吸气的版本好。“超跑”GK5的偶像包袱,第四代车型看来是接不住了。

飞度出现在这里,是我特别想知道,新车能不能在燃油经济性上一战成名。我们知道,现款卡罗拉混动,用的省一点,市区4.X L/100km是没有问题的。更小巧的飞度,能不能做出一个更恐怖的数据,比如说,2.X L/100km?用完一算账,好像没比电动车每公里花费贵多少,这就有意思了。

小鹏P7

小鹏P7,是2020年非常有看头的电动车。这个看头还要从特斯拉和马斯克说起。

现在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主要有两个流派,一种像马路上跑的各种测试车,脑袋上顶着的激光雷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另一种像特斯拉,没有激光雷达,基本靠摄像头的识别能力,毫米波雷达在雨雪天气辅助一下。

我看过马斯克的宣讲,他的意思用一句话概括,如果人走路可以只靠眼睛,不用激光雷达,那车为什么不行?

去年广州车展上,我很仔细的看了小鹏P7,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上,小鹏跟特斯拉站在了同一个阵营里——以摄像头为主,辅以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另外从摄像头的数目上,小鹏P7有10个,比特斯拉Model 3还多俩。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小鹏P7在辅助驾驶的能力上,有向特斯拉看齐的机会呢?这个也非常有意思。

好了,这就是我今年的四个盼头。看起来确实没有手机行业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但稳扎稳打的进步,好像就是这几年汽车行业的基调。或许现在的主机厂、零部件厂商,都在摸索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出路,是在厚积,就像前几年生机不足的手机行业一样。等突破了次元壁,汽车行业的明天,可能就像手机行业的今天,朝气蓬勃。到那个时候,我又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汽车还是那个最酷的工业产品。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