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有多大能量,能让飞马放弃全掌气垫?

最近Nike Pegasus 37跑鞋的发布十分吸引人的眼球,被中国玩家亲切的称之为“飞马”的Pegasus系列跑鞋可谓是跑鞋中的常青树,经久不衰。

在飞马35中底中升级为全掌Zoom Air气垫后,人们都在期待着飞马37能带来怎样的科技革新,全掌Zoom Air似乎以及是顶配了,而这一次飞马37则是交出了一份前掌Zoom Air和全掌React的答卷,对于这个科技配置,大家满意吗?

在跑鞋和休闲鞋领域中,React的戏份很足,近年来搭载React科技的跑鞋也成为了Nike旗下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Nike React系列的跑鞋,已经接过了当年Nike Lunar登月系列跑鞋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当今Nike跑鞋中的新宠。

Nike Pegasus 37

这一次飞马37也加入了厚底跑鞋的行列,只不过它并没有内置碳板,而是将前掌的Zoom Air进行了加厚处理,在穿着运动时能获得更迅捷的回弹响应,同时对于前掌跑法的跑者来说十分友好,剩余的部分则是采用了轻质的React泡棉,相比于之前飞马采用的Cushlon 泡棉来说,在重量和性能上优势明显,而这也是React频频亮相的原因。

Nike Infinity React Run

最新款的React系列跑鞋,则是这双号称能够做到“无伤跑步”的React Infinity Run,这双跑鞋与之前推出的React系列跑鞋外观上没有太大区别,都沿用了一体织袜套鞋面和科技感爆棚的React中底,并号称比传统步态跑鞋能够减少52%的受伤几率,同时能够减少膝盖和脚部不适的情况。

React Infinity Run采用了加宽加厚的React泡棉,这种中底材质缓震性能突出,但同时又兼具了轻质的特性,从之前“登月”系列的镭射切割中底到React现在的大数据计算中底,科技的革新实实在在的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Nike Zoom Fly

在Zoom Fly这种非传统的速度训练跑鞋上,也搭载了React科技,React与中底铲形碳板的兼容,也让我们看到了React科技的另一面,在速度训练鞋中,缓震已经不是最需要考虑的对象了,轻质才是决定性因素,React的轻质恰好让它完美胜任了这一点。

Zoom Fly跑鞋中底采用了React科技加铲形碳板的结构设计,中底碳板结构也是许多专业竞速跑鞋的标配,React中底的轻质使得它在“厚底”的大体积下仍能够保持跑鞋整体轻质,是Zoom X理想的平价替代品。

从React首次在篮球鞋面世至今已经过去3年了,在这期间,React科技逐渐形成了与Air气垫组合搭配用以及单一的React科技使用这两种主要的设计思路,并在期间款式球鞋中也有体现。

Nike LeBron 17 Low

詹皇的第17代签名球鞋的低帮版本,一如既往的使用Air Max这一气垫科技,后跟采用了开窗设计的Air Max气垫,前掌则是换成了React这个后起之秀。辅以环绕整个中底的TPU支撑条,以此来保证球鞋的稳定性。

React科技的搭配使用,能够减轻球鞋的重量,前掌加入React科技为球鞋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感,并且相比于全掌Max Air来说,这能够有效的降低球鞋重心,TPU材质的包边设计,能够让React的形变保持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Nike Nike Kobe AD NXT FastFit

缓震靠鞋垫,没想到这句玩笑话竟能够在科比的签名球鞋上得到完美印证,可抽出式的球鞋中底也是科比系列的一个标志性设计,这双Kobe AD采用与AJ33一样的快速系带系统FastFit,这种无鞋带设计非常之前卫。

Kobe AD NXT FastFit采用了React科技中底,在之前的Kobe AD NXT 360中React带来的脚感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此番沿用React科技,也是对React轻质和缓震效果的一个肯定。

Nike Air Zoom BB NXT

这双鞋本来是作为东京奥运会Nike主打款式来准备的,却因疫情的影响使得这双球鞋的发售计划变得扑朔迷离。Nike逢奥运年放大招的操作相信大家不陌生,加之男篮世界杯主打款式Nike AlphaDunk表现的惨不忍睹,让人们对这双鞋更充满了期待。

这双Zoom BB NXT采用了不同密度的全掌React科技,并且在前掌足底的发力位置平行放置了两块Zoom Air气垫,使得这双全新篮球鞋拥有以下三大特性:出众的回弹,优秀的缓震,以及兼具耐久与轻量的稳定的支撑。究竟它的表现是否如Nike所说那般强大,还得等它发售后才能知晓。

总体而言,React中底科技成功将轻质和缓震这对看起来不可能的CP成功的组合在了一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阵关于兼具轻质缓震的中底科技的跟风探索。React科技目前在球鞋中已有不少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将会愈发成熟。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