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出道的超模,1993年拍摄的中国之夏,时尚大片回忆杀

九十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逐渐略有成效的年代。其中1990年,国家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世界各国国家的经济贸易更加密切,文化交流也开始也更加的频繁。时尚行业的文化发展,也渐渐加入这个大发展的河流,影响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

《VOGUE》美国版做了一期“中国之夏”的时尚大片拍摄。这一期的主角是琳达·伊万格丽斯塔(Linda Evangelista)。琳达是当年模特界的当红炸子鸡,红透半边天。1965年5月10日出生的琳达,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圣凯瑟琳。是加拿大女演员兼模特,看来琳达的才能还挺多的。

16岁时就已经出道,是第一个获得“超级模特”称号的女模特。身为演员曾经出演过《疯狂的爱》、《C小姐》等影片。同时16岁也进入模特行业。之后为法国版的《Vogue》拍摄了封面,正式进入国际超模的行列。从硬件来看,177cm海拔的琳达,也算是超模行列里面的标杆身材了。

琳达1993年的中国之行,是《VOGUE》的精心安排。距今已经是27年前的事情了,相信有不少小伙伴还没有出生。拍摄安排在上海和桂林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城市。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城市,桂林则是内陆拥有美山美水的好风景城市。两个城市的不同人文风情,统统被记录在照片里面。

在琳达拍摄大片的时候,完美地融入了中国本土风情中。没有任何的造作与贬低,她是一个随性且时髦的灵动短发仙女。与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互动,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尝一下,这位来自西方短发美女,她是任何在27年前,与中国的老百姓们一起拍摄时尚大片的。

身穿白色吊带连衣裙的琳达,牵手蓝色套装的衣服的小朋友,在岸边行走散步。小朋友的表情好可爱,不知道现在看到这张照片的小朋友,会有什么感觉。一个西方美女与中国小朋友牵手的画面,远处的大海作为背景,气氛十分和谐,时尚的琳达的穿衣打扮,与当年打扮朴实的中国小朋友。

很多时候时尚与摄影是密不可分的。时尚是表达人的穿衣态度,然而摄影则可以记录这些时尚人的一举一动,包括背景和周边的人文等等。上图的琳达在理发店里面,店员在摆弄着她的发型,琳达的表情也十分有趣。她白色的上衣搭配同色系的阔腿裤,脚穿皮质凉鞋,时髦的亮色系穿搭。坐在土乡土气的传统竹椅上面,旁边还有一个白色的菜篮子。反映当年中国普通理发店的工作环境。店员的黑白穿搭也是当年比较流行的工作穿搭。十分朴实简洁,很有历史味道的造型。

这张是琳达乘坐船只的时候拍摄的。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领部少扣纽扣。旁边的琳达也是白色的衬衣,长款的版型和长袖设计,也是领部少扣纽扣。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夏天天气的炎热,加上船仓里面比较多人就更加闷热了。领部少扣纽扣可以凉快一些,同时也可以很时尚风趣的。这个就是普通工作人员与模特工作的区别。时尚往往都是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的。

一样是白色衬衣搭配米色西裤的琳达,头顶白色渔夫帽,在向骑自行车的路人问路。两个人的表情都很认真,十分有趣。两个人都是骑自行车,黑色的款式很经典。当年凤凰牌的自行车也是黑色的款式,是普通老百姓们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代步工具。很怀念那个年代,坐在大人自行车的车尾。夏天的时候,凉凉的清风,清新扑面而来,骑越快越爽快。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先人留下来的一笔巨大物资财富。以木制元素为主要的基础材料,用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把一座座极具中国特色的房子建起来。琳达坐在木制的围栏上面,中国传统的元素的建筑,与西方穿搭时尚的短发美女,一次午后惬意完美的邂逅。带出来一种慵懒的诗意感。

1993年,改革开放也已经十几年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开始加速地提升。穿衣打扮就是其中表现出了的一部分。男女开始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穿搭仪表。男生则更加对西装是趋之若鹜,毕竟西装在气质和显身材方面,的确比较优越。琳达与这位身穿西装的男生在品茶,整个画面很有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气息。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沉淀,是多少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其中一个庙宇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参观了不少中国的庙宇。琳达身为西方人,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点。身穿依旧是白色的衬衣和西裤,在庙宇里面拍照。

之前有外国朋友问我:要怎么去了解真正中国?其实我的回答比较简单,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要亲身去中国的各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即使是随随便便的走走看看,也一样可以发现真实中国人的一面。身穿白色衣服的琳达手拿擀面杖,与店员一起做美食,画面有趣而真实。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在不同的省份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美丽风景。其中桂林的山水甲天下是闻名中外的。琳达站在一堆绿油油的田地上面,身穿白色的西装套装。与后面靓丽的山体对比十分强烈,视觉冲击力蛮强的。如此壮观的画面,十分感慨。生活在这样的国度很自豪,感谢祖国的美丽山河。

在广场舞还没有流行的年代。广场上面的舞蹈,更多是交际舞的天下。交际舞是要两个人一起跳,才可以完成的舞蹈。米色连衣裙的琳达,与广场的伯伯在跳交际舞。那个年代的成年人,很多人都会跳交际舞。父辈或者是更加老的一代人,更喜爱交际舞,那时还没有流行什么街舞等等。

九十年代的时候,受到国外和港台地区流行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影响。有不少人开始追求一些时髦的打扮了,尤其是在发达的一线城市。拉风的车子和油头,再搭配炫酷的墨镜,的确比较有魅力。琳达在一旁想要亲吻戴墨镜的帅哥,画面十分有趣。

当年还没有流行什么平板手机,更加不可能有智能手机了。大家出门游玩,条件好一点的人,她们通常是会带一台胶片相机,走到哪拍到哪。不可以及时查看拍照的样子,所以在拍摄之前,大家都要好好收拾一下自己。为求用最佳的状态来面对镜头。上图琳达拍照的样子很认真,身穿白色的裙子,如一只快乐的短发小天使。

九十年代的中国,也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们在田间的辛苦劳作,换来之后的丰衣足食生活,真的实属不易。现在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田间工作的人们逐年越来越少了。琳达一样是一身白色的西装穿搭,在田间提着篮子,戴着朴实的草帽。可能有人说会格格不入,但是人家要表达的只是当年的时尚与田间劳作的结合而已。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可以反映当年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写照,也许会是街头小巷的人们。中国人比较重视左邻右里的关系,在街道上面碰面,也会迎上去。互相问候一下,聊聊家长里短的事情,人情味很浓厚。现代的社会发展太快,尤其是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更加是一日千里的。这些大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使人们越来越多隔阂。可能你认识的左邻右里,现在见面都只是简简单单问候一下,然后就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

相互深情的问候,聊聊家长里短。这样的画面可能以后会越来越少,我们只能从父辈们的身上去追寻这些美好的回忆了。琳达携手《VOGUE》1993年的“中国之夏”照片。的确是当年一部中国人活生生的生活写实照片。以这样的形式去告知西方人,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比起之前某个奢侈品牌的宣传手法高端太多。在这里也期待在未来,可以有更多这样比较接地气地的形式,宣传中国真实的一面,无论他是媒体也好,杂志或者是机构等等也好。我仅仅代表一个中国普通老百姓,感谢你们。

谢谢收看~欢迎关注分享留言哦!全平台同名~我们会不定时更新的哦!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