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是如何以少胜多击败陈友谅的

与有趣的历史系列一起探索历史上真实的鄱阳湖战役。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是元末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重要战役,朱元璋的全面胜利也决定了明朝的前途和命运。

image.png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鄱阳湖之战被称为中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水战,也是中国水战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战前

元朝至郑下西洋20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了老主人徐寿辉,自称达汗皇帝,赐其“大邑”称号,控制了整个长江中游。陈友谅称帝后,为了清除榻边隐患,发动了龙湾之战至朱元璋等几次战役,但大多以失败告终。

image.png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二月,当地另一个割据巨头张士诚出兵围攻、、最后的据点安丰(今安徽寿县)并派人向朱元璋求救。王小明韩林儿是当时红领巾起义者的领袖,也是全世界起义者的精神领袖。同时,考虑到安丰是当时(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战略根据地的重要屏障,朱元璋亲自率军帮助安丰。

洪都之围

同年4月,朱元璋在解救安丰的同时,陈友谅因应天及周边地区兵力空虚,率领60万大军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守备将军是朱元璋的儿子、侄子朱文正,曾率领城中军民浴血奋战,保卫洪都城。

为什么陈友谅选择先攻击洪都,而不是到达目标?

一个原因是,应天帝在朱元璋势力范围的核心区域。周边部队虽然空虚,但在途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洪都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平原,赣江下游。它可以通过北面的赣江和鄱阳湖与长江直接相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洪都城被攻破,朱元璋势力范围的大门就会完全打开,让进出。

经过一个多月的守岗,洪都没有被抓获。这时朱元璋刚刚领兵回应天,回来的不是主力。当时主力被许达率领的泸州(今安徽合肥)围困。朱元璋虽然很想救洪都,但无奈兵力不足。于是下令洪都守军再坚守一个月,并命令徐达立即撤军返回,准备与陈友谅同归于尽。

image.png同年7月6日,朱元璋亲自率领20万水军救援洪都。

7月16日,朱元璋到达江西壶口县。

一方面派兵守住靖江口(今安徽宿松以南)、南湖口(今江西壶口县西北),切断陈友谅退兵之路;

与此同时,又派一支军队守卫五羊渡(今江西南昌东部),防止陈友谅的部队仓皇逃走;

而他自己则率领大军通过松门(今江西都昌以南)进入鄱阳湖水域,形成了关门打狗的局面。

image.png围攻洪都却长期攻不下的陈友良,听说朱元璋率军前来救援,立即解除了对洪都的围困,率领60万大军迎击鄱阳湖。水上生死决战开始了。

对鄱阳湖决战

7月20日,朱和陈在鄱阳湖水面相遇。陈索赔60万,只有20万。双方实力相差很大;而且陈友谅把巨舰列成了舰阵,首尾相连。虽然很大,但不方便移动。朱元璋以小船居多,以小分队作战。虽然小帆很弱,但他可以自由移动。

所以朱元璋命令各班作战时,就分层次进攻,远距离用火器,中距离用弩,近距离作战。

7月21日,徐达率领朱军遵从朱元璋的战略,从清晨持续到日落。虽然硕果累累,但由于实力悬殊,双方军队都伤亡惨重。

7月22日,朱元璋亲率水军迎战,但因陈友谅战船庞大,未能打赢。这时,朱元璋手下大将郭兴建议用火力攻击来抑制陈友谅战船首尾不便移动的劣势,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晚上,陈友谅的巨轮被七只装满火药的船撞了。当时大火乘风破浪,烧毁了数百艘巨轮,士兵死伤过半。

后来两军僵持了一个多月,各自对峙,陈友谅被困鄱阳湖,决定死战突围。

image.png8月26日,陈友谅突破南湖口,欲先入长江,后返武昌。早被朱元璋安排的守军拦截;后来我试图转开靖江口,却被之前安排在这里的傅有德守军挡住了。陈友谅也在逃亡中被箭射死,全军覆没。

鄱阳湖水战从7月20日持续到8月26日,历时37天。战争的长度、强度、战舰数量、规模、激烈程度,都是中国水战史上前所未有的。

编辑说

这场水战开创了中国水战史上第一场著名的战役,为朱元璋推翻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请选择要保存的内容,并将其粘贴到此文本框中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