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台的历史有多长?比有记录的历史还要长

古钧台又称夏台,是夏柒国王举行宴会和开国大典的地方。此后,夏朝诸王各司其职,中央掌管朝政,与诸侯商议国事,成为夏朝“皇宫御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存的古钧台,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第一中学,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禹州周知郭壁重建。它是一个方形的砖石结构,高度为4。4米,宽7。4米,台下有个洞,深度6。15米。南边中间有个传送门,宽2。46米,身高2。长87米,石拱一座,碑文“古峻台”。洞门两侧有砖砌对联。上联“得名于夏”,下联“顾此失彼”。舞台上原有的城堡建筑在民国时期遭到破坏。1991年,禹州市政府拨款10多万元重建。修复后的古骏台,洞和对联一样。建在露台上的亭子是双檐的,有两滴宫殿风格。仿古建筑由24根明亮的柱子、红色的柱子和黄色的瓷砖以及透明的门窗支撑。由青石雕刻的栏杆和20个石栏杆环绕,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刻有与夏柒有关的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

历史背景

image.png

传说唐尧(姚笛)和虞舜(舜帝)为部落首领时,黄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土地辽阔,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帝尧派重伯枪控制洪水,但用封锁周围垫的方法控制洪水九年未果。虞舜派崇伯深之子虞治理洪水。余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他努力工作,在国外生活了十三年,却不敢进家门。”他“衣瘦”、“宫卑”、“为沟付出”(《史记·夏本纪》),最后以疏治洪。于的个人声望和实力。不久,他强迫舜放弃他的财富,王禹成为夏部落联盟的领袖。据史书记载,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将居民划分为九个区域进行统治和采集贡品。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他还制定了刑法,设立了监狱、军事等公共权力机构,初步确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权力。

于死后,其子齐继位。东方彝族首领伯夷和与齐、胡同姓的氏族,以维护旧传统为借口,奋起反抗。夏柒国王以武力征服了他们,杀死了伯夷,惩罚了游胡一家的牧民,从而第一次实现了从禅宗到举国体制的转变。夏柒元年,夏柒国王位于夏邑,“大诸侯在军台”,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正式建立。夏邑就是今天的禹州市,君台也叫夏台。

军台位于禹州市南三圣东风,毗邻水影。《水经注》记载:“水(即水影)经东经三圣,东南大凌溪。陵墓上有七八亭,也是军台。后来战争结束,古钧台消失了。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在周知城墙的禹州城西北角重建了古钧台。清光绪年间,又重修。古钧台外形略呈长方形,南北向,砖石结构。中间有一个拱形门,南北贯通。牌坊上的题字是“古钧台”,洞门两侧嵌有一副砖刻对联:名始于夏季,怀古登了几套。台上建了一个亭子,民国时毁了。由于年久失修,1991年,禹州市人民政府在其原址上重建了古钧台。

现有情况

image.png

重建后的古骏梯田比以前更宽,形状也更相似。过街洞设有虎钉竹门,门楣上嵌有“古军台”字样的石匾。原拱门洞两侧的对联,依然嵌在大门两侧。舞台上的亭堂是一座宫殿式的仿古建筑,重檐两滴水,四周是24根朱宏明柱子,红柱黄瓦,透明的门窗,四周是青石雕刻的栏杆。总的来说,古骏台古朴典雅,气势磅礴。

古老的君台后面是王宇寺。唐朝天宝年间(742-756),人们为了纪念于霞而修建了王宇寺。王宇寺原规模较大,包括正殿、二殿、廊室、门楼等建筑。寺庙里供奉着两尊于霞和夏柒的雕像。但是由于历史悠久,只有一个大殿和两块石碑。

古郡台是禹州的标志性古建筑,是禹州城市的象征。1958年,被蔚县人民政府宣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