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是怎么死的?谁对他的死亡做出了预言和暗示?

知道多尔衮为什么英年早逝吗?我不知道。没关系。我来告诉你什么有意思。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九日,一代枭雄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的卡拉城。

因为多尔衮死时才39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所以对于多尔衮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多尔衮是病死的,有人说多尔衮是旧伤复发而亡的,更有人说多贡是被仇人暗杀的。

事实上,早在多尔衮刚刚成为顺治皇帝的辅王,开始逐渐掌握绝对权力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对多尔衮之死做出了预言和暗示,此后的一系列事件更是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说法。

第一个“暗示”多尔衮死因的人,竟然是他最大的政敌和对手豪格。

敬德八年(1643),皇太极驾崩,睿亲王多尔衮立即与皇太极长子苏亲王豪格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就在双方僵持不下,准备开战的时候,郑亲王节尔哈朗提出,多尔衮和豪格都不应该继承皇位,应该由皇太极的九子福临继承。多尔衮和豪格对此都没有异议。

就这样,年仅5岁的福临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顺治皇帝。与此同时,由王议会选举出来的、杰尔哈朗和多尔衮被任命为辅政王,共同帮助和保护少爷。

而失去皇位未能成为辅政王的豪格,对多尔衮十分怨恨。另外,多尔衮在此期间对豪格及其党羽的疯狂打压,引起了豪格的极度不满。

然后,在与下属的谈话中,霍格说:

“多尔衮病怏怏,身体瘦弱,风疾缠身,盛年时常头晕目眩,奄奄一息,大概与纵欲有关。”

image.png虽然豪格和多尔衮的关系极其不和谐,可以说矛盾重重,但是无论多么愤恨,豪格也不可能捏造出大家随便就能看到的事实,从而诋毁多尔衮。所以,霍格说的也不是没有依据。

在霍格的一段话中,“盛年猝死”是他的推断和猜测,而其他内容则说明多尔衮当时的状态。

第一,豪格说多尔衮是个“没有快乐的病夫”,说他“又瘦又瘦,风病缠身,经常头晕”,说明多尔衮此时已经经常表现出病态,身体状况很差。

第二,多尔衮的过度“放纵”加剧了局势。

但是由于豪格重托的心腹何的背叛与背叛,这件事被多尔衮知道了,所以多尔衮大惊小怪,险些杀了豪格。最后,正是因为顺治皇帝“哭着不吃东西”,霍格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也被贬到了庶人。

但是最后的事实结果也说明豪格说的是真的,多尔衮确实是“盛年猝死”。可见豪格还是很有“观察力”和“先见之明”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多尔衮才真正病逝。

除了这个“霍格对多尔衮的口头诋毁”,之后发生的另一件事也可以证明多尔衮的死因。

image.png《汉斯泄密案》,更暴露了多尔衮的身体状况。

顺治七年(1650年)七月,多尔衮去世不到半年,多尔衮又一次因病休养生息。

在他重病期间,努尔哈赤的侄子、多尔衮的堂弟辛汉前来探望。我看到西汉的时候,多尔衮百感交集,就向他抱怨自己病了这么久,但是顺治皇帝没有来看望自己,表现出一种很难过很失望的表情。但是多尔衮讲完之后,立刻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赶紧警告西汉不要把这件事告诉顺治皇帝。

但是,汉斯告诉顺治,所以顺治皇帝亲自来看望多尔衮。

多尔衮对顺治皇帝的到来极为惊讶,并当众抱怨汉斯。但是他还是觉得日本人,然后莫名其妙的怒火就发泄到鳌拜身上,他就因此受到了惩罚。原因原来是:

"见证西汉之类的罪行,不是捧钹."

显然,这是“如果你想加罪,你会找到的”,而鳌拜可以用“无辜的躺在枪上”来形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无疑说明多尔衮此时的身体状况确实堪忧,身患疾病,离他的死亡也不远了。

image.png其实连多尔衮自己都知道自己已经奄奄一息了。

自顺治六年(1649年)以来,多尔衮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如以前,于是多尔衮开始积极改变态度,试图修复与顺治皇帝的紧张关系,多次前往喀拉城居住狩猎,目的是逐渐“放权”给顺治。

而多尔衮这么做也是被迫的选择。

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多尔衮同父异母的弟弟太子多铎死于天花。在此之前,多尔衮从未生过儿子,所以他把哆哆当做自己权力的继承者,重点培养和扶持他。哆哆的死,意味着多尔衮之前的所有努力和付出都毁于一旦,他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此时多尔衮只有多铎的养子多尔博,但多尔博比顺治小,没有政治经验,在朝廷缺乏有力支持。多尔衮一旦死了,多尔博就很难撑起现有的局面,结局会极其悲惨。至于多尔衮的弟弟阿济格,多尔衮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骁勇善战的勇士,甚至几次拒绝了他成为辅政王的想法。

俗话说“人死了,话也是好的。”多尔衮死前一年的所作所为,以及对顺治皇帝态度的转变,也证明了他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堪忧,也在为自己死后的事情做准备。

与此同时,多尔衮在一次狩猎中从马上摔下,不幸受伤,但处理伤口的方式极其不当。他直接用土覆盖伤口,也直接导致了伤口的感染,为多尔衮的死奠定了基础。在一些史料中,伤口的感染和旧伤口的攻击被认为是多尔衮死亡的直接原因,这表明这一事件对多尔衮的身体状况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image.png就这样,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在古北口外的卡拉城,清朝初年的猛代灭亡了。

其实在此之前,清朝早逝的功臣达官贵人不在少数。多铎,上文中提到的多尔衮的弟弟,死时才35岁;皇太极时期,多尔衮的两个侄子,戴山太子最宠爱的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连,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最后的年龄不超过39岁。由此可见,多尔衮等人在这个年龄死去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多年的战乱和过度的劳累,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甚至满人入关后的水土不服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但是当多尔衮意识到自己的时代到了,想要主动修复与顺治皇帝的关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顺治对他只有无尽的仇恨。

多尔衮死后,顺治在罗什和尔克苏的“威逼”下,追多尔衮为“修德、立功、立政、诚敬义的皇帝”,庙号为“庆成宗”,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是,仅仅在这两个月,已经在领导国家的顺治皇帝,就下令多尔衮“斩断封爵,退庙,击宗室,入宫”,然后扒了他的坟,掘了他的骨,复活了他的骨灰。他的党羽也全部被清除,多尔衮彻底被毁了。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也就是多尔衮被清算后的一百二十多年,乾隆皇帝才为多尔衮平反,并命他修坟,“追忠加玉”,恢复“贺朔睿亲王”的爵位,由他的后人继承赐之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