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三人组;韩安将军;分别是谁?第一名比诸葛亮高

你知道蜀汉的三个“韩安将军”是谁吗?我不知道。没关系。我来告诉你什么有意思。

汉末三国时期,频繁的战争促进了武将的扩张。对于每一个诸侯来说,为了肯定武将的功绩,就要授予相应的官职。比如武将的官职,不仅有常任将军、表启将军、车启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司正将军、司振将军、四平将军、骈将军,还有名目杂的临时将军。比如关羽将军,张飞将军,赵云将军,易军,都属于杂将军的范围。

当然,在我看来,对于蜀汉来说,地位最高的将军应该是“韩安将军”。众所周知,刘备冒充汉朝后裔,打着复兴汉朝的旗号。因此,对于蜀汉来说,“韩安将军”自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蜀汉历史上,曾经有三个人被称为“韩安将军”,其中第一个将军韩安甚至在诸葛亮之上。

韩安将军:糜竺

image.png

麋朱(?——220),这个词是次要的。他来自东海曲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也叫糜竺。东汉末年,麋竺本是徐州的一位富商,后被徐州牧聘为专车司机。陶谦病逝后,他下令去见刘备。在此基础上,糜竺和弟弟糜芳拒绝了曹操的任命,跟随刘备,在刘备穷困潦倒的时候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因此,虽然糜芳后来背叛了蜀汉,导致关羽被击败和杀害,但刘备从未责怪过糜竺。

公元214年,刘备打败益州张,夺取了益州的土地。平定益州后,刘备拜糜竺为韩安将军,官至诸葛亮之上,是众臣中地位最高的。而这无疑是对麋竺帮助自己的奖赏。就麋竺而言,他成了在的第一任将军。

公元220年,攻打荆州,麋芳投降荆州,导致关兵败而亡。韩安将军麋竺得知这一消息后,打脸服罪,刘备鼓励麋竺,对他一视同仁,但不久就羞恨交加而死。总的来说,麋竺作为刘备部队的老将,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善骑射。虽然他从未指挥过军队,但他一直被刘备当作客人,也就是说,他在蜀汉的公务员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韩安将军:李惠

image.png

李惠(?——231),字德昂,玉源县、建宁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东汉末年,李惠原是益州牧刘章的部下。刘备平定益州后,李惠向刘备投降,成为益州功曹的助手和主簿。因为才华出众,刘备把他留在身边,帮他出谋划策。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蜀汉正式建立后,李惠出任道江总督。刘备死后,李惠跟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商议平南中四郡之乱。诸葛亮因为战功卓著,扮演了刘禅的角色,拜李惠为韩安将军,封汉兴侯婷,领建宁太守。

因此,在麋竺之后,成为在的第二任将军。李惠在担任道江总督期间,从南、中部地区征收牛、战马、金银、犀牛皮等作为赋税,充实朝廷的军事物资,这无疑为诸葛亮北伐中原提供了充足的军饷,也是诸葛亮北伐不损蜀汉国力的重要原因。建兴九年(231),李惠病死。

韩安将军:王平

image.png

王平?——248),宜州人,巴西当曲(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作为一个益州人,王平当初是跟着曹操走的。公元217年至219年,刘备与曹操之间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王平得以投降刘备。从那以后,王平一直为蜀汉工作到最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王平和马谡一起把守街亭。街亭之战,王平未能说服马谡,但他的行为得到诸葛亮的认可,从而得到重用。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年后,王平升为后滇军和韩安将军,副驾吴仪将军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结果,王平成为韩安在蜀汉的第三任将军。

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王封安汉侯代替吴仪督汉中。对于王平来说,他不仅获得了韩安将军的官职,还获得了韩安侯的称号,这在蜀汉无疑是绝无仅有的。颜夕六年(公元243年),蒋琬病重,回到部队驻扎在涪城县。平,曾任镇北大学督学、将军,主管汉中。一年后的盛世之战,王平只有三万大军,却成功重创了曹爽率领的十多万大军。也就是王平最后的表现完全配得上韩安将军和安汉侯的提升。颜夕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病逝,其子王勋继位。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