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延没死,蜀汉政权的命运能得救吗?

今天有趣的历史边肖带给你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欢迎阅读~

有一句关于刘禅投降的流行说法,就是当时刘禅身边的宦官黄浩认为,如果魏延还活着,蜀汉不会就此罢休。有人认为这就是明末崇祯皇帝身边的宦官曹化淳所说的“忠贤若存,时事不会至此”的误传。它的起源和真实性值得商榷。但是我们可以考虑这个说法是否有说服力。蜀汉政权的灭亡是偶然的吗?如果魏延当时还活着,蜀汉政权的命运还能挽回吗?

蜀汉前期将军颇有才华,屡立战功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早期的一位重要将领。他作战勇敢,有相当的军事才能。魏延在公元211年追随主刘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刘备自己当上了汉中王,所有人都以为张飞要守护汉中这个重要的地方,但是刘备却通过公开的推动,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刘备称帝后,立魏延为镇北将军,确立了魏延为蜀汉将军的地位。

image.png魏延拿了《重门计》。在这一战略中,他不仅重视城门的防御,还在汉中各种危险的地方和城门设置了大规模的防御工事。同时,我们将派出强大的指挥官进行守卫,并使用精锐部队进行防御和反击,以便他们能够相互接应进行救援。魏延在汉中的15年间,曹魏的军队一直被挡在门外,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由于对汉中的军事形势非常了解,魏延曾担任诸葛亮北伐时的军师,负责处理北伐时前线战争的决策。同时,魏延也一直受制于诸葛亮。公元227年,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了“子午幻想”战略,希望允许他率兵穿过子午谷直赴长安,诸葛亮认为不够安全,拒绝了。每次带着军队去北伐,魏延都要求诸葛亮让他带领数千士兵一路前往关中,但诸葛亮始终不同意他的策略。

可见,魏延在军事上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能够自己制定一定的计划和策略,敢于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争取行动的实际许可。魏延的很多思想虽然当时没有被接受,但今天仍然在讨论,甚至有人质疑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这不仅反映了魏延的军事能力,也表明魏延的才能得到了后世的重视和认可。

魏延虽然骁勇善战,有军事才能,但这能说明他能在蜀汉之末力挽狂澜吗?事实上,另一方面,魏延的勇敢、谋略等军事优势,也隐含着他在为人处世和性格上的自卑,这是他长远发展的致命障碍,更何况挽救蜀汉的命运。

image.png行为和人格缺陷,导致权力斗争死亡

魏延虽然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但这决定了他不善于倾听别人,甚至表明他不善于与人相处。不甘示弱,难免锋芒毕露。作为一个武将,魏延需要这样的气魄和态度,但这不应该是他的全部特点。纵观全局,魏延显然缺乏一些更全面的大局感和做事能力,这是他军事才能的缺乏,也是他命运的终结。

魏延和杨毅在当时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但双方互相不服气,甚至长期不和。诸葛亮知道,两人虽然都是人才,但死后都会失去一方牵制和平衡,势必会给蜀汉带来致命的麻烦。

image.png所以在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临死前故意设计,以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从而除掉更难对付,也可能更有害的魏延。诸葛亮死后,军队内部发生了混乱,魏延与常侍杨仪之间的长期矛盾爆发了。最后,魏延被马岱打败并杀死。

事实上,在诸葛亮去世之前,蜀汉的人才已经相当枯竭。即便如此,不嫉妒的诸葛亮,也必须设计在死前除掉其中一人。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提取了蜀汉的血气。但从我们深入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到这两个人对蜀汉政权的巨大潜在威胁,发现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延长蜀汉的寿命。

事实上,早在诸葛亮死后,吴国君主孙权就已经把杨毅、魏延评价为“田园反派”了吠叫的味道虽然对时政有利,但一直未加制止,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没有诸葛亮一次,那就是灾难。"从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毅的斗争来看,诸葛亮设计杀死魏延,可能为蜀汉避免了一场大内乱。

人死后,蜀汉将会衰落已成定局。

虽然魏延后悔自己因各种因素死于内部权力斗争,但他的军事战略仍然有效,镇守蜀汉之地。他死后十年,公元244年春,曹魏大将曹爽率军攻打洛川。此时汉中缺兵,无法抵御攻势。当时,卫戍司令王平再次采用魏延的“重门计”,以护卫来增援,逼退魏军。

如果魏延没死,曹魏要从汉中进犯蜀国真的很难。但这并不意味着魏延能扭转蜀汉后期的颓势。因为魏延的成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取得的,与他当时相协调的一切条件在蜀汉后期都不复存在。在后期,蜀汉已经错过了统一全国的大好时机。诸葛亮不仅不再是坚实的后盾,而且在资源和条件上也远远落后于别人。

东汉末年,在曹、魏的统治下,有五个州,但手中只有一个益州。而曹魏在黄河流域的产品,可谓碾压蜀汉、吴国。当时的资源集中在成都平原,看似庞大的吴疆域,要论资源,也只能算在吴越故地。

image.png不仅如此,就人口而言,蜀汉人口只有九十多万,其中军队十多万,吴国人口二百多万,军队二十多万,曹魏人口据记载有四百多万。与吴相比,的人口资源处于最底层,甚至比曹魏还要贫乏。

曹魏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也得益于丰富的战略资源。蜀汉和曹魏在人力物力上的悬殊已经预示了蜀汉在面对曹魏时难以抵抗。后来,刘禅继位后,权力被宦官黄浩控制,无形中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image.png当时黄皓大肆欺压、残害朝廷忠臣,严重损害了蜀汉政权的核心力量。魏国灭蜀前,姜维已得知钟会出兵关中,所以上书提醒他早做准备,但黄浩迷惑刘禅,说不会有敌人来。韩延兴元年(263),曹魏大将邓艾率领少量兵马到了蜀汉省会成都,刘禅吓坏了,束手无策。

所以即使我们说黄浩:“如果魏延若在这里,时事就不在这里”事实上,很难承认魏延能挽救蜀汉的衰落。蜀汉政权的巩固受限于人力物力军事资源的匮乏,以及朝鲜政权的混乱,其精神有一种垂死的感觉。很明显,魏延在战场上的勇敢弥补不了蜀汉在资源和机会上的不足。即使诸葛亮、魏延等人一起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也很难扭转这种被曹魏碾压的局面。

更有甚者,魏延更多的是一个一般的军事指挥官,但他缺乏智慧,在判断和处理大局上有缺陷。另外,魏延很难有杀敌的勇气,能为国冲锋陷阵。以他的性格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显然无法支撑他的军事才能,甚至像诸葛亮担心的那样给蜀汉带来内部纠纷。魏延的军事成就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没有有效的合作,魏延对刘禅投降后蜀汉的灭亡无能为力。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