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死后给后人留下了多少遗产?

很多人都不认识李鸿章,所以他们会喜欢这个有趣的历史系列。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因病在北京贤良寺逝世,享年79岁。

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喜欢他的人会称赞他是“东方的俾斯麦”,是“清朝唯一能与世界列强竞争的人”。如果他有点多愁善感,他还会说“少年不认识李鸿章,他知道真正的正厅”。这样一个段落;不喜欢他的人可以读一副对联:“总理合肥,天下瘦。”

image.png李鸿章,来自安徽合肥。

那么,李鸿章死后,他给后人留下了多少遗产?由于清朝没有实施《阳光法》,所有官员的财产都是秘密的,外人不得知晓。我们只能通过李鸿章同时代人的记录来猜测他留下了多少遗产。

第一个来自洪榕。

洪榕,182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是第一个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他被称为“中国学生的父亲”,因为他敦促法院派一群孩子去美国学习。

洪榕在《洪榕回忆录》中对李鸿章的遗产进行了评价,称李鸿章“倾家荡产时拥有私人财产4200万英镑”。四千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乾隆时期一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和1900年半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洪榕受到曾国藩的高度重视,但与李鸿章的关系却不太好。洪榕对李鸿章的评价不是很高。他认为自己是“反复无常、不确定而又情绪化的”,而且“作为一名国务大臣,他在国家中的才能远不如曾国藩;就一个爱国者和政治家而言,他的性格经不起客观和公正的历史考验。当然,李鸿章对洪榕的评价也很低,认为他“终于病了,因为他的中文不太好,不太懂事。”

洪榕和李鸿章并不了解对方,所以“四千万私产”的说法是私人朋友的说法和他自己的理解,可信度不高。

第二个论点来自梁启超。

image.png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生于1873年,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和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之一。

李鸿章死后,人们对他的遗产众说纷纭,关于几千万银元的传说很多。梁启超否认了这些说法。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世界上流传着李鸿章富于天下,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黄金产业数以百万计,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和中国商业银行都有很多股份。南京、上海的典当行银号,多半是他们的烟云。”在梁启超看来,李鸿章的财产大约有几百万两银子。

梁启超比李鸿章小50岁。他们的地位非常不同,他们的政治观点也不同——一个属于改良派,另一个属于洋务派,几乎没有直接的联系。正如梁启超自己所说:“他是政治上的公敌,个人关系并不广泛。”。然而,李鸿章去世后,梁启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写下了《李鸿章传》,开创了晚清名人撰写晚清名人的先河。

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精辟,许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然而,“百万黄金产业”的说法不一定是权威理论。

第三个论点是以简单为代价的。

费行健,1871年生于江苏武进。费行健是晚清文坛巨擘王闿运的弟子,历史学家,著有《慈禧书信集》、《现代名人传》、《民国十年吏治腐败史》、《关唐先生传》、《当代名人传》、《清代贵州名人传》、《清宫秘史》等传记。

顺便说一句,当时湘军名将曾国荃邀请王闿运为湘军立传。王闿运花了六年时间写了一部卷帙浩繁的九万字《向君志》。由于许多描述都“太真实”,曾国荃、刘坤一等湘军大佬勃然大怒。王闿运的弟子费行健在决定写传记时,也继承了老师的“笔法”。

image.png费行健在《现代名人传》中说,李鸿章去世后,“家族资本超过1000万,兄弟和儿子的私人财产超过1000万。” 和梁启超一样,费行健也提到了李鸿章家业的具体构成。"招商局轮船公司和开平煤矿都有李鸿章(李鸿章)."李鸿章创办了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大型企业。毫不奇怪,持有这些企业的股份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除了上述三项声明,还有一份支持文件。

1904年,也就是李鸿章去世三年后,李鸿章的直系后裔分居并写了一份详细的分居合同,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以及分布在安徽、江苏和上海的一家当铺。从分割合同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在安徽拥有约6万亩土地,按照当时市场上的土地交易价格,相当于约300万两白银。至于房地产、典当行和其他房地产,它们分布太广,无法计算。

《分立契约》不涉及金银票据等动产,只能作为辅助材料,无法准确衡量李鸿章的遗产。

总的来说,在洪榕、梁启超和费行健之间,洪榕的数据明显被夸大了,而梁启超的数据则明显较小。另一方面,费行健的数据相对准确。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