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死后,几十万大军最后去了哪里?

接下来,有趣的历史边肖带你去追寻历史中真实的李自成,并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克北京。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亲自指挥农民军十万人(或者说六万人),在一石之战中被吴三桂和清军打败。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急称帝,次日领兵退守Xi。清军退守,大顺军后撤,李自成先后弃守Xi、太原。李自成死后不久,他的将军刘宗敏在与清军作战时被抓获并处死。有一段时间,大顺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而清军此时在南方不失时机地瓦解农民军,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这支叛军。让我们看看这些残存的大顺部队的最终结果。

image.png李自成死后,原来驻扎在陕北和宁夏的西路上的农民军开始向南撤退,他们也相继进入两湖地区。清廷不失时机地拉拢和纵容了10多万农民军,但这支军队的将领和高却没有被清廷收买。他们南下与南明的何腾蛟、杜银溪、瞿士禛等联手抗清,被称为“忠义营”。它被命名为后的兴国和守卫荆州。经过几年带兵到湘桂,李过在部队里死于流行病。之后,高率领其余的军队坚持抵抗清朝直到三年(1649年)。当忠义营从清远(今广西宜山)转移到贵州时,高在途中被袭击而死,忠义营也随之瓦解。

image.png李自成死后,原来跟随李自成的东路农民军二十余万人,称李自成为先帝,娶高为太后,立李自成的三弟李(后亡)为首领。但是,当时农民军中的、郝、、、、等都有自己的军队(各有二三万大臣),这些将领实际上是拒绝接受的。输给湖北后,这些农民军与南明联合起来对抗清朝,接受了南明的官职。然而,随着清军的不断胜利,南明政权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小,农民军的兵力也在四次战斗中消耗殆尽。此后,在清王朝覆灭后被杀,郝挥舞大旗,在十七年(1663年)攻打四川巫山时被俘并被杀。王金财和他的队伍起初留在湘阴,后来被清军打败,并被孙可望打败。

李失踪后,大顺军在义子的领导下,继续与清政府作战。经过多次浴血奋战,率部从贵州撤到川鄂交界处,与郝、等先期到达的部会师,并与当地其他反清武装在奎东结成十三路联军。最后,在湖北省兴山县茅庐山林深处,建立了反清根据地。李咏十七年(1663年),郝挥旗攻打四川巫山,被清军俘虏并杀害。1664年(康熙三年),清廷将川、楚、秦三省的清军和满清八旗十万大军集中在靖西将军穆里马的指挥下,围攻茅庐山。8月4日,该村弹药耗尽。李来亨、他的妻子、儿子和其他家庭成员自焚,全家自杀身亡。至此,以原大顺军为主体的魁东反清斗争,在坚持了二十年之后,以失败告终。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