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陈有亮的两个结拜兄弟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今天有趣的历史边肖带给你一篇关于陈有亮的文章,欢迎阅读~

公元1351年,红巾军首领徐寿辉揭竿而起,建立了田文政权,先后攻占了鄂、赣、皖、闽、浙、苏、湘等大片地区。与此同时,陈友亮在黄鹏起义,加入了由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后来被提拔为元帅。七年后,天鼎二年(1359),陈友亮带着徐寿辉,迁到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他在采石厂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以邹市生为太师,张毕贤为宰相,为太尉。除邹普生外,张定边、张毕先三人是陈友亮的结拜兄弟,他们誓共生死,同甘共苦,共命运。然而,事情是无常的。1363年,陈友亮率领60万水军攻打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亮在突围时也死于一箭。他当时44岁。陈友亮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反应不同。一个选择向朱元璋投降,另一个选择战斗到底。

张毕贤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之一。他与陈有亮、张定边在湖北黄鹏镇结为兄弟,同甘共苦,共命运。1360年,陈友亮在采石厂杀死了徐寿辉,自己当上了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要求恢复汉朝的统治。邹普生是太师,张毕先是宰相,是太尉。1363年,陈友亮率领60万水军攻打朱元璋,张毕贤和张定边都与朱元璋并肩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被陈友谅的军队挫败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分兵守住了沭阳湖口,首先打破了他的退路;跟随部队的集中,熟练地用火力攻击和歼灭其主力;水陆截击后,陈军全军覆没突围,陈友亮大败,也死于突围中。陈友亮死后,张毕先、张定边等人立陈友亮的次子陈立为武昌首义。次年,朱元璋的廖永忠部在西吴郡守武昌城下,包围武昌达四个月。这时,丞相张毕先从岳州赶来增援,朱元璋突然派常遇春攻打中路,活捉了绰号“泼张”的名将。

image.png常遇春把张毕先带到大门口,高声喊道:“你所依靠的只是‘投张’,我已经把他抓住了,你为什么不投降!”张毕贤也很生气。他抬起头,对张定边喊道:“我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情况不妙,我弟弟应该很快就好了。”被朱元璋活捉的陈友亮的老臣罗福仁进城劝降,说:“陈李若若来降,不可失财。”罗福仁进城时,和陈立一起哭,张定边也哭了。于是,一大早,陈立咬着肉,领着人出城投降。随着陈力的落马,张碧仙这样的明星当然是白搭,从此他就失踪了。

image.png张定边,绵阳人,元末第一勇士。如果他勇敢,他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张定边出生时是个渔夫,身材魁梧,英俊潇洒,有五绺美丽的头发。了解天文和地理,学习兵法,练习武术,擅长拳击和黄绮。迅速为公众利益服务,拔出剑来帮助他人。他与陈友亮、张碧贤在湖北黄鹏镇结为兄弟。陈友亮起义后,首都为武昌,迁至荆楚,攻克两江、闽浙边境城镇。然而,在招募朱元璋的时候,陈友亮专横,拒绝接受张定边和其他将领的话,最终被鄱阳湖包围。朱元璋下令放火焚烧陈有亮的船只,他的弟弟陈友仁被烧死。这时,张定边径直来到朱元璋的水军面前,指着朱元璋乘坐的船,独自冲了进去。张定边挥舞着他的剑,在越战中英勇作战。他甚至砍了朱元璋军中的韩成、陈昭贤和宋贵三位将军,眼睁睁地看着张定边向自己扑去。朱元璋急欲乘船逃走,不料,船搁浅了。

千钧一发之际,不远处正在打仗的常遇春,拔出弓来,射出一箭,射中了张定边。张定边中枪后,无法指挥战斗,所以他退出了朱元璋的水军,但没有人阻止他。张定边曾经打了一个赵子龙,但朱元璋不是曹操,也没有规定不许开枪。这时,陈有亮的军队已经到了失败的时刻,陈有亮被击中头部而死,汉军全军覆没。张定边带着一百枝箭,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黑夜里驾舟,载着陈有亮的尸体,保护我们信任的儿子陈力,从武昌逃回,立陈力为皇帝。但是后来朱元璋派了一支军队去攻打武昌。在实力悬殊之下,陈黎投降了出城。张定边不想做朱元璋的副手,所以洪武元年(1368年),他隐居在全南的凌源山。为了逃避过去,他剪了头发,当了和尚。他自称为禅师,几十年后(1318-1417)去世。他活了将近一百年。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