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为什么支付西班牙银元而不是白银?

今天,有趣的历史边肖带给你南京条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840年6月,举世闻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了。两年后的1842年8月29日,清朝的代表,如老公民、伊里布和牛建,来到停泊在南京下关河上的英国军舰康华里号上,与英国全权代表蒲定查签署了影响深远的《南京不平等条约》。

除了把香港岛割让给南京条约外,清朝还必须支付鸦片价格、商业欠款和英国军费总计2100万银元。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写的是“银元”而不是“银”;单位是“元”,不是“二”。这是我随便说的吗?当然不是。

查阅《南京条约》原文,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规定鸦片价格、商业欠款和英国军费为“洋银600万元”、“洋银300万元”和“洋银1200万元”,合计为“2100万元”。第7条规定了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壬寅年(1842年)到第四年(1845年),四年内总共将支付2100万韩元。如果不能按时足额支付,可以酌情提高利率,每年每100元提高5元。”

image.png这里的“外国白银”和“银元”是什么意思?答案是:西班牙银币。

清朝之所以用西班牙银元来赔偿,原因很简单:清朝有大量的西班牙银元。

西班牙银币,顾名思义,当然是西班牙创造的货币。

众所周知,自伟大的海洋时代以来,西班牙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并占领了全世界的殖民地。在15和16世纪,西班牙占领墨西哥和其他美国国家后,它利用当地丰富的白银资源铸造西班牙银币。随着西班牙的全球贸易和殖民化,西班牙银元立即传遍了整个世界,传遍了全世界。

清朝,尤其是晚清,总是给人留下“闭关锁国”的坏印象。事实上,清朝虽然实施了严格的禁海政策,但并没有完全封锁全国,仍然在广州设立了通商口岸,允许对外贸易。

然而,中国生产的瓷器、茶叶、丝绸和其他商品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然而,欧洲国家生产的商品一直无法在自给自足的中国市场上消费。结果,形成了贸易顺差,大量西班牙银元流入中国。

与清代货币白银相比,西班牙银元质量更好,颜色和重量一致,在市场上广泛流通。英国更愿意接受西班牙银币。

那么,西班牙银元和白银之间的汇率是多少?

image.png1842年,老年公民和伊里布在一份报纸上提到,清朝与英国就首付款(600万银元)进行了谈判,他说:“经过反复驳斥,双方同意每轮给予7元的折扣,总共兑换426万银元。”也就是说,一个西班牙银币相当于七美元一美分的银币。

根据这一比较,清朝在《南京条约》中支付的2100万西班牙银币相当于1491万库平银币。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屡遭失败,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在这些不平等条约涉及赔偿的地方,关注的是白银,而不是西班牙银币。例如,根据《天津条约》的规定,英法军费各赔偿200万银元,英商赔偿200万银元;《北京条约》规定的赔偿使英法两国的军费增加到每人800万银元;《马关条约》规定对日本军费的补偿是2亿两银子;《新洲条约》规定的各国对白银的赔偿超过4.5亿英镑...

这是因为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的对外贸易由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西班牙银元很少流入中国,但流入外国的却是中国的白银。也就是说,即使清朝想用西班牙银币作为补偿货币,它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没有米就不能做饭”。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