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朝吴国在五代十国时期改名为唐?

探索历史上真正的五代十国以及有趣的历史系列。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统治家族的变化,南吴改称唐。吴最初由杨兴密建立,后改称徐闻氏齐,最后改称李汴南唐。核心人物是许,他从乱世孤儿成为南唐开国君主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image.png乱世孤儿

唐末的乱世使战乱较少的江淮地区开始战乱不断,产生了大量的流民。许就是其中之一。据史书记载,许的真名是李,他的父亲许六岁时因战乱而去世。许和他的母亲刘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游荡。

许不仅是朱元璋那样的漂泊之地,也是乱世中的生活之地。他也在濠州的寺庙里闲逛。公元895年,被分为江淮的杨行密攻占了濠州。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许被包裹在杨兴密的军队里。这时,许才六七岁。我不知道这种奇怪的联系是什么。杨兴米从小就很喜欢许高智,所以就把他当成了养子。

然而,杨兴米的儿子显然不愿意让外人参与“分家”。毕竟,杨兴米在那些日子里不再是一个粗心的人,他已经是我们在淮南的时候了。无奈之下,杨兴米将徐智的专利证书交给了外交部的徐文,徐智的名字就在此时被取了出来。

image.png与父亲一起夺取权力

许长大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文武双全,连杨兴米都称赞他为英雄。因此,许高智也成了他养父徐文的得力助手。

公元905年,杨兴米病死。因为所有的学者都很年轻,他别无选择,只能继承长子杨沃。徐文因为他的成功成为了杨幄身边的重要大臣。两年后,由于杨员外喜欢打猎,他对政治视而不见,对长辈和老臣都心存疑虑。于是,徐闻与另一位有军事实力的大臣联手发动政变,杀死了杨威

由于杨威对老臣的怀疑,徐文等人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外将的反抗,徐文拥立杨兴密的次子为皇位是合乎逻辑的。徐文也通过把持再次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并开始掌握杨武政权的中央权力。

在此期间,许积极协助担任父亲的助手。同时,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开始逐渐在外面锻炼,先后在嵊州和润州工作。

“非典型胜利”的胜利

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讲,徐智的《专利证书》并不能被视为一次执政胜利。获得义父徐文势力的继承权应该是一种偶然的努力。

徐闻拥立杨兴米的次子为皇位后,逐渐铲除异己,夺取政权。公元915年,徐闻被任命为齐国的统治者,建立了大都会政府,并在吴恙政权内建立了以嵊州为中心的国家。此时,徐文的家人也围绕权力展开了内部斗争。徐文有六个亲生儿子,徐是的干儿子。其中,年龄较大的亲生长子,以及徐的养子,都有较大的权力,但徐文显然是向着他的亲生儿子的。他安排长子掌管杨武国的国家大事,并在盛州遥控指挥。公元917年,许被逐出经营多年的嵊州,调往润州驻防。

然而,人不如天堂。公元918年,徐闻长子徐志勋因未能妥善处理与朱瑾将军的关系而被暗杀。许乘机奔到政权的都城广陵,由于徐闻与许比较年轻,所以他只能把许留在广陵负责政务,而自己则继续在嵊州管理自己的领地。

此时年未满30岁的许高智,显示出非凡的政治才能,不仅很好地控制了杨武政权的政治事务,而且渐渐地比徐闻更受欢迎。公元927年,远离嵊州的徐闻感受到了徐志勋的威胁。与此同时,他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徐志勋也逐渐长大了。徐文要求徐志勋接管徐志勋在广陵的权力。此时,羽翼未满的许害怕义父徐文的强大力量,所以苦苦哀求离开江西,试图以退为进,避免与义父徐文发生冲突。

这时,上帝又一次帮助了徐志胜,徐文在送走徐志胜后不久就去世了。掌管政务多年的徐志胜,显然比徐志胜更有能力、更有权力。他轻而易举地解除了的军事权力,彻底掌握了杨武政权和许家族的权力。

/影像-3/篡夺吴建堂

此时,38岁的杨武全大臣徐当然不满足于一人之下的权力大臣,篡位是他的必然选择。

公元927年,刚刚掌权的许,拥杨普为帝,后封义父为齐王,升为齐王的继承人。932年,他师从义父徐文,只身出金陵(即嵊州),留下儿子徐景通辅佐广陵政府。公元933年,徐智被封为东海郡王。公元935年,许从义父徐闻手中接掌齐国,同时将原来的齐国从控制六国扩大到控制十国。通过以上措施,许已经基本完成了篡位前的准备工作。公元937年,仅掌权十年的徐称帝,正式取代杨武政权。但两年后,许又改姓李,改名李扁,由齐改名唐,史称南唐。综上所述,五代十国时期杨武的政治权力转移到南唐,其实质是徐闻的徐氏家族取代杨兴密家族夺取政权的过程。徐文的养子徐高智成为了最终的赢家。然而,由于许特殊的身世,他在篡位两年后改姓,自称是第四子李恪的后代。一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他试图借用唐朝的名字。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