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阴山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为什么中原王朝对这个地方控制得很严

对古老的银山、有趣的历史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边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阴山是中国北方的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呈东西走向,绵延1200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阴山由狼山、乌拉山、大青山、辉腾梁山、凉城山和大马山组成,主峰胡和巴什格,海拔2300多米。地形的特点是南北不对称,南坡陡峭,北坡平缓。

image.png唐代王昌龄有一句传世名句:“秦月明,汉月关,长征不归。但使龙城飞,而不教呼玛都阴山。”。书中提到的阴山就是指这里。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阴山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image.png自战国末期以来,北方的燕、赵和秦先后在北方边境修建了长城和要塞。从那时起,阴山就被纳入北疆的军事防御体系,各国都在阴山驻扎军队,建立要塞,并严格防卫。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严格保护阴山,修建了纵横交错的阴山南北坡长城。孟田将军又一次驻扎了数年的军队。

image.png从那以后,汉唐时期就越来越重视阴山了。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曾率领18万大军巡视长城,并亲自来到阴山南麓的单于台检阅和炫耀他的武器。公元607年,杨迪皇帝曾率领军队登上银山辉腾梁,视察军事防御。唐太宗先后派大将李靖、李记,率领重兵巡视保护阴山,外人不得染指。

image.png阴山山脉的秘密是什么,是它让古代皇帝在这里驻扎了很久?这是因为阴山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中有着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400毫米的降水线重合,而且是中国北方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林地和草地的天然标志分界线。

巍峨的阴山阻断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路径,也阻断了东南温暖湿润气流的北行路径,使阴山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地理区域。阴山以北气候干燥寒冷,属于草原、沙漠和戈壁的混合分布区。人口稀少,资源匮乏,这就是历代游牧部落的世界。阴山以南,气候相对湿润,四面环黄,是中原农耕文明区,耕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丰富。

尽管如此,许多人已经理解了阴山的重要性。阴山以北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部落的大本营,他们觊觎繁荣的中原王朝,一直不愿南下掠夺。银山成了北方游牧部落的天然屏障,阻挡了他们南下的道路,其防御作用是长城人造建筑无法比拟的。

image.png一旦阴山被外敌占领,中原王朝将有一扇敞开的大门,只能依靠低矮的长城。对于游牧部落来说,通过打破关隘和拆毁城墙来穿越长城要容易得多。因此,阴山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部落入侵的军事防御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军事价值。因此,所有有远见的古代皇帝都非常重视阴山,并再次部署重兵守卫,防止游牧部落越过阴山,南下中原。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