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越南曾属于北方。为什么它在明朝失去了这块土地?

今天有趣的历史边肖带给你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欢迎阅读~

作为东亚汉文化圈的一员,越南曾经有一个属于北方的千年时期(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0世纪初)。公元939年,安南的地方势力利用中原地区的内乱,打败了南汉,取得了独立,即国,从此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从宋到元,中原王朝曾试图收复原有的交趾地区,但以失败告终。

然而,在15世纪初的明朝,中央政府曾经在越南建立了所有的郡县,并完成了数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壮举。然而,它在仅仅十几年的时间里就退出了安南,并匆匆结束。

image.png 01恢复旧位置

14世纪末,安南的陈王朝衰落,1400年,篡位建立胡王朝。此后不久,胡王朝的越南人开始骚扰中越边境地区,并于1406年公开杀害了由明朝护送回国的陈王室。这种傲慢的行为完全激怒了处境艰难的朱迪,因此中国的反不公正大战即将爆发。

这一次,明军的南征进行得非常顺利。

明朝以师闻名,出兵“以悼民,还陈”,占据了舆论的绝对优势,而胡却是暴虐不得人心。那年夏天的七月,明军以两种方式进入安南。仍然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明军正在节节攀升。它很快从郎儿手中闯入红河平原,包围并歼灭了胡军主力,成功攻占了胜隆,占领了首都清华,并俘虏了篡国的胡父子。整个战争过程不到一年,显示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和胡王朝的辣子鸡指数。

image.png 02直接规则

由于陈王朝的后裔已经灭绝,没有人继承他们,他们受到安南一些官员的奉承 在“原复古县”的要求下,进行得过于顺利的明政府,准备在中国历史上正式为安南“吞国”。1407年农历六月,明朝在安南设立了三个司,并建立了政府、州和郡的中央政府,正式成为明朝建国后的第十四个司(省)。安南自然被纳入明朝的统治之下。

03叛乱和撤退

在明军从王师变为日常驻军后,它开始对感激明朝的越南人民感到厌恶。毕竟,这个自晚唐五代以来已经独立了500年的地方,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民族意识,突然“回归”到故国,仍然感觉像是失去了独立。结果,大大小小的地方骚乱开始激增。幸运的是,在永乐年间,明军的战斗力明显很强,镇压地方叛乱基本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明朝也认真考虑了安南的治理,包括促进上层阶级的子女到中国学习,深化其政治人才的文化联系,以及拉拢地方豪强进入交趾政治局的政府。然而,明政府的“汉化”政策并未顺利实施。

首先,明朝没能接管安南的官僚机构。作为一个新征服的领土,明朝应该派遣具有强大行政能力的杰出官员来接管。曾任命为历史部尚书傅,也曾担任过程玄的政治使节的仆人,也曾担任过知府。在皇甫统治时期,他“编制自保,设置赋税,推广学校,安置官吏和教师。”给长辈打几次电话,宣示美德和意义,阻止下级官员的苛刻。所有的城镇都很安静,他们张贴了。”遗憾的是,明朝皇帝之后,宦官马齐被派去破坏局面。此人以“征购使”的身份前往交趾,这是一种腐败而残酷的行为,使当地官员李丽丽在公元1418年发动了著名的蓝山起义,使明朝在安南垮台。

image.png此外,张福来,一位具有很高军事和政治能力的重要部长,应该守卫安南地区。当时,它正好与蒙古北部的入侵相吻合。朱迪不仅需要高官的协助,也不希望张辅在安南的“择土壮勇”中支持自己,所以多次命令张辅北上,导致安南的明军缺乏骨干力量。此外,永乐皇帝下西洋、蒙古、迁都北京,都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国力。明宣宗继位后,明朝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李傕趁机将其做大。双方实力陷入“取舍”的两难境地,明朝陷入财政困境,不得不撤军。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