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执政期间断绝了宋与廖的友谊?宋徽宗是从哪里获得他的勇气和非凡能力的

今天,有趣的历史边肖为大家准备了文章:北宋和辽国。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说到“十六郡”,无疑是大宋朝的一大痛处。

众所周知,“十六郡”是北方的一个自然地理屏障,自大宋朝建立以来,就被北方的大辽所控制。对大宋王朝来说,它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剑,随时都有被征服的危险。为此,大宋初的三位皇帝(太祖、太宗、真宗)都不同程度地围绕着收复“十六州”与大辽发生了军事冲突,未能如愿以偿。但幸运的是,一到真宗,宋辽双方都厌倦了战争,达成了和解,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禅院联盟”。

后来,宋仁宗当政时,以宽容与和解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同时执政的辽朝皇帝,两国成为兄弟国家,为两国一百年的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age.pngover _辽与北宋

然而,宋辽之间的这种“兄弟”友谊在宋徽宗统治时期被打破了。而且,首先,打破和平的不是军事上更强大的大辽,而是始终以软弱为主的大宋。宋徽宗之所以要主动与辽国决裂,是因为这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也是决定皇帝命运的一件大事——收复“十六州”,并“成功地”收复“山前七州”,从而完成了先辈们梦寐以求的成就。

宋徽宗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非凡的能力吧?

谈到宋徽宗,后人的第一印象是他卑躬屈膝,在亡国之下憔悴不堪;第二印象是他的文学艺术成就赢得了历代帝王的桂冠;第三印象是他为满足个人喜好而搜刮人民财富。例如,当宋哲宗首相张盾评论太子宋徽宗“轻佻不能治天下”时,这位“轻佻”的国王竟有收复“十六郡”的野心,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image.pngover _十六个县

那么是什么赋予这位艺术皇帝如此大的决心和信心呢?这需要结合当时的宋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让我们从宋代开始。从当时王朝的内部统治来看,有两个主要原因或两个主要因素促成了收复北方领土的大事:

首先,激进的交战派别占据绝对优势

宋神宗发动“熙宁变法”后,宋朝的党派之争开始了,仁宗王朝相对和蔼可亲的作风一去不复返了。由于宗申皇帝英年早逝,政权几次更迭,政治走向左与右,这无疑加速了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的纷争。从早期互相排挤的不同政治观点,逐渐演变成没有底线、不分是非的局面,基本目的是互相残杀,执政党和反对党的气氛越来越恶劣。

北宋末,即惠宗统治时期,由于奸夫的任命,政府和人民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保守派简单的道德说教,它被完全抛弃,因为没有实际操作。改革派已经失去了刚柔相济的耐心,变得僵硬、激进和好战。这些人不仅给王朝带来了连绵不断的战争,也给王朝的财政状况带来了困难。代表人物是蔡京和童贯。

image.pngover _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北宋长人,宰相兼书法家

蔡京的优越地位和掌握国家事务的真正权力是由于他有能力收集钱和收集皇帝自己的钱。如前所述,宋徽宗有广泛的个人爱好和造诣。但是,必须知道走艺术路线是要花钱的,所以蔡京抓住机会满足皇帝的个人欲望,掠夺人民的财富。在致富的同时,它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

童贯,生为宦官,因其统领军队的地位而统领军队,并因在与西夏的个别战斗中获胜而闻名。你知道,北宋的执政党和反对党都渴望军事胜利。因此,具有“相当军事才能”的童贯成为了这个王朝的实际军事统帅。与从事艺术相比,战争是一件烧钱的事情。然而,对于激进的鹰派来说,战争是获得自身价值和增加队伍的捷径。因此,他们必须做出特别的努力。至于钱,那不关他们的事。

image.pngover _宋徽宗《千字文小写》赠童贯

第二,试图改变国内危机的公众怨声载道

北宋政府面临财政短缺的局面,解决办法是简单粗暴地向人民勒索,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民众的普遍不满和反帝国武装的扩散,例如南方的方腊起义。面对中国岌岌可危的不利形势,北宋当局并没有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想出了一个通过外部矛盾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的花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民众对朝廷的不满。

因此,有一个伟大的想法恢复“十六县”。因为没有什么比这个伟大的事业更令人激动的了。

但是收复16个县并不容易。

正当北宋无所适从的时候,外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了北宋一个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

image.pngover _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中文名字叫完颜阿骨打

说完朝里面走去,然后看看外面的情况。辽朝建立于100多年前,辽人已经失去了契丹民族应有的战斗力。此外,末代皇帝天祚皇帝能力平庸,纵情享乐,导致了辽朝国力的急剧下降。这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员白山和黑水之间的一个强大的民族部落对辽朝发动了致命的冲击,这就是女真部落,后来建立了大金王朝。部落首领被称为万艳·阿骨打,他是金太祖未来的皇帝。

这个完颜阿骨打有多难?他以抵抗廖压迫的名义,只敢以几千人的兵力与廖作战。此外,占领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并把海关以外的东北领土据为己有还不到两年。

/影像-6/上_金辽战争

随着大金王朝的迅速崛起,宋朝人民看到了收复“十六郡”的希望。而他们所谓的希望并不是要利用辽国的弱点来主动收复失地,而是要用外交手段和金钱(原来给予辽国的旧货币被转移到徐金国),企图让女真人成为自己的佣兵,帮助自己或者干脆为自己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北宋在利益的驱使下,率先派遣使节,并主动与新建立的大金王朝联系,商讨联合伐辽的大计。虽然徐金国凭借一时的勇气占领了大片领土,但他的力量不足以一口吃掉大辽。此外,经济基础薄弱的徐金国迫切需要北宋的经济支持。因此,达成共识的前提是双方都受益。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与金签订《海上联盟》,宋与金的合作正式开始。

image.pngover _赵霁(1082-1135),即宋徽宗

后来证明这绝对是北宋的一个诡计。事实上,当时北宋朝廷也不是没有反对“联金反辽”的声音,一些头脑比较清醒的人提出,辽与大宋已经和解了百年,文明程度比较高,有这样的北方邻居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北方民族的侵略。

女真人统治者不是文明人,可能会好战,这比辽国更难控制。一旦这样的国家被北方统治,对大宋来说不是更危险吗?一针见血,指出缺点。

然而,在这个时候,北宋统治者和官员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个看似虚幻的隐患,他们迫切需要收回“十六郡”的“鸡血”,这些“鸡血”成为他们美化和粉饰上一个盛世的资本,天真地以为王朝统治的危机会消失。偷钟欺骗别人的结果是自我毁灭。

这真的是一句口号:“上帝想让它死,他必须先让它疯狂。”

参考文献:

[1]宋-许/《三朝北方联盟汇编》

[2]《续子·同治建昌编》宋丽道/书

[3]《汴京之围》郭/世界出版社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