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大臣们是如何聚在一起的?揭开北宋党规的神秘面纱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丞相富弼退隐洛阳,好友文彦博留在洛阳。有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两人应该带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等、性情相投、名声好的老领导定期聚会,一起聊聊天。

他们一拍即合,组织了当时住在洛阳的12位退休或已退休的老领导,并按年龄轮流担任东道主,被称为“洛阳老年俱乐部”。

在这12人中,79岁的富弼年龄最大,其次是77岁的文彦博。司马光,当时是端明寺学士和翰林学士,是最年轻的,只有64岁,不能按要求进入这个团队。然而,由于他的高声誉,良好的知识和良好的声望,他被迫加入了团队。

虽然只是几个老领导的小聚会,但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无所不能、自以为是的人物,活动不能操之过急。经过讨论,决定由曾做过皇帝秘书的司马光来写《洛阳老臣会序》,以记录此事。

image.png司马光还起草了《会议》并制定了规则:在党内,人人只谈年龄而不谈官场的陈规;餐具一定要简单,不要搞金碗和银筷子;主菜不得超过五道,小吃不得超过二十道。与今天桌上的冷盘相似,似乎有很多,但品种普通,数量很少;每个人都可以喝尽可能多的酒,但主人不能说服酒;如果酒还没喝完,在多供应一些食物之前,就没有食物了;邀请函应该简单明了。主持人应该写一份通知,上面列出每个人的名字,并挨家挨户传递。你能过来在你的名字旁边做个记号吗?聚会当天准时到场。没有人在等你,也没有人在催促你。

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定,比如迟到、违背承诺、吃了五道以上的主菜等。每违反一次,将被罚一大杯酒。有了这些规则,人们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他们的铺张浪费,结束为奢侈而竞争和为财富而斗争。主人没有压力和负担,客人没有轻蔑和蔑视,他们可以自由游泳。

他们都是老领导了,但是他们保留了不允许他们发送更多的邀请,这是非常自律的。这是对当时官场奢靡之风的有力抵制。同时,“大会”是今天公共接待或私人招待的好向导,它不仅能体现主人的好客,还能使主人的脸肿得发福,迫使主人入不敷出,违背主人的意愿,甚至负债经营。

赞 (0) 评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