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对盐的控制非常严格。如果古人腌制咸鱼,他们应该做什么

我还是不知道:古代咸鱼的读者们,下面有趣的历史系列会给你们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

介绍

常言道:“蔬菜咸而无味,田地不肥也不谷。”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生活物质和财政资源。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盐井的发明之地。早在《尚书·蜀王》中就有记载“宣帝盐井数十井”。这显示了盐在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如今,我们只需花几美元就可以买到一包盐,但在古代,盐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古代的盐和今天的油一样珍贵,官方盐的销售必须由朝廷严格控制。如果有人发现有私盐,他将被立即逮捕。情节严重的,可以由九族处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既然盐在古代如此昂贵,普通人在腌制咸鱼时应该做什么?你不能花很多钱买盐,然后加工鱼,低价出售。

image.png ▲官方盐票

01

事实上,在清朝以前,普通人是禁止用盐腌制食物的。因此,古代腌制品不是普通人所有,尤其是咸鱼,普通人买不起。即使是富裕的家庭也非常珍惜盐,不敢浪费。因此,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可以提供盐招待客人,这表明这个家庭不仅好客,而且非常土豪。

然而,盐的价格一直很高,给沿海地区的渔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渔民靠捕鱼为生,而且古代的交通不如现在方便,所以不可能谈物流和货运。因此,如果渔民想长期保存鱼,他们只需购买私人盐。唐代黄巢起义是由盐商发起的。黄巢最初是一个私盐贩子,他通过贿赂当地官员走私盐来赚钱。然而,政府官员的腐败和暴政最终导致了起义的爆发。

image.png ▲黄巢起义画像

02

历代政府都颁布了许多控制盐的政策,但这些政策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直到清朝,统治者才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把腌咸鱼用的盐和盐分开。由于我国自古以来采用的制盐方法是用海水煮盐,煮好的盐被加工成白色的精盐。腌制用的盐叫钓鱼盐,未经加工,纯度很低,颜色呈红色。这种盐不能直接吃,而且它的价格比普通盐低得多。

虽然这种捕鱼盐不能烹饪,但它比盐更容易控制。为了防止非法出售精制渔盐,政府将根据当地渔民报告的捕鱼量进行定量出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渔民改善生活条件。

image.png ▲制作钓鱼和盐景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一些渔民对现状不满意。为了获得更多的捕鱼盐,他们谎报了捕鱼量,以便囤积大量的捕鱼盐,然后出售以获取巨额利润。为了防止类似黄巢事件的再次发生,清政府想出了一个对策,即让官员派人监督捕鱼量并如实报告,然后分发捕鱼盐。

03

这种方法对囤积私盐的当地盐商打击很大。但是,一些官员在监管中也发现了私盐的巨额利润,最后他们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读者和朋友现在对此了解不多。当时官盐垄断之后,担任卖官盐的盐商是一个很差的工作。当时,著名的商人靠垄断官盐致富。乾隆时期国库税收的一半来自盐税。因此,在这样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难怪普通人会卖私盐,即使他们冒着被砍头的风险。

image.png ▲清代盐商剧照

俗话说,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几千年来,政府尽最大努力销售控制盐,但结果总是惊人地相似,即官方盐总是被私人盐所取代。这不仅是一个朝代制度的缺陷,也是落后文明的表现。从清末盐的降价可以看出,工业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如今,人们不必担心缺乏力量,因为他们不能吃盐。相反,他们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了确保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不应超过5克。为了考虑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国特意添加了1克。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每天摄入的盐量远远超过了健康标准,正如白居易在《醉行》一诗中所说:“没有一壶酒,就成了三个独立的醉态。”不要喝得太少,快乐是很容易的。”我们应该把握凡事适度的原则,不要太贪心。

image.png ▲盐照片

结论

在历史上,盐业一直与国家的经济实力联系在一起,所以政府别无选择,只能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来控制私盐。我只能庆幸我们出生在这个时代,并不担心因为我们不能吃盐。

参考文献:

蜀王本吉

醉酒行走

赞 (0) 评论 分享 ()